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早年的殯儀服務主要由 義莊 包辦,但由於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 義莊 提供的殯儀服務通常只為 靈柩 暫存、 大殮 、 出殯 及 下葬 。. 而家境較富裕的,通常會光顧 長生店 的上門式殯儀服務,於家中發喪。. 在殯儀館普及之前,各家各戶都是把去世的 ...

  2. 簡介 [ 編輯] 儒家 傳統重視喪禮,弔唁者會饋贈財物,一則對逝者聊表心意,二者也輔助喪家生活。 饋贈財物依其種類不同,有不同稱呼,古代籠統總稱為「賵」,現代則以饋贈金錢為主,以「奠儀」、「賻儀」、「帛金」等泛稱。 「奠」是「祭拜」之意,「賻」是「以金錢助人辦喪事」之意,「楮」、「紙」是 紙錢 之意。 「楮敬」或「紙敬」則是指「用 現金 代替紙錢,敬奉死者。 大多先放置於封套內,並於封套上書明「XXX先生(女士)千古」、「弔」、「輓」等字樣,以表示哀戚。 金額 [ 編輯] 港澳 廣東 [ 編輯] 廣東人 喪禮時送上帛金的金額,通常是在 整數 以外加上一元,以單數作結,例如101元。 亦有在 整數 以外加上八元。

  3. 香港人 一般選擇於 殯儀館 舉行喪禮,但亦有部份人士選擇於 教堂 舉行喪禮,或從 醫院 殮房 或公眾殮房直接 出殯 (俗稱「院出」),又或於所屬鄉村附近的空地臨時建棚舉行喪禮。. 由於 香港人 日常生活繁忙,故 香港 的殯儀程序一般較其他地區為簡,通常 ...

  4. 簡介. 於九龍殯儀館舉行喪禮儀式的香港名人. 交通.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九龍殯儀舘. 九龍殯儀館有限公司 (英語: Kowloon Funeral Parlour Co. Ltd. )位於香港 大角咀 [1] ,由 蕭明 先生和 吳海霖 先生於1958年2月24日以底價77萬 [2] 港元投得該地並於同年動工興建,1959年5月21日落成啟用 [3] ,為繼 油麻地 摩禮信殯儀館 [4] 後、 九龍區 第二間 殯儀館 ,亦是目前全香港七家持牌殯儀館之一。 於2016年,九龍殯儀館由「赤兔資本」大股東江龍章持有股權的英屬處女群島註冊公司Solaron Limited,以5.9億元收購,另加殯儀館位於大角嘴楓樹街1A等地皮及相關物業。 簡介.

  5. 香港殯儀的習俗與宗教儀式種類繁多,這是出於來自不同地方的宗族習慣、地區文化和宗教信仰。 但隨著時代發展,香港的殯儀服務選擇卻逐漸減少。香港殯儀歷史大致分成兩個時期:二戰前及二戰後。

  6. 香港殯儀館東南面 香港殯儀館西南面 香港殯儀館的正門 香港殯儀館的出租禮堂各層分佈 4樓是香港殯儀館辦事處,門前置有創辦人蕭明銅像 香港殯儀館(英語:Hong Kong Funeral Home),俗稱香港大酒店,是香港首間兼香港島目前唯一的殯儀館,坐落於北角 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

  7.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01:0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共享創意 署名-相同方式分享 4.0協議 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 (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 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按美國國內稅收法501(c)(3)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