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卜算子·咏梅》是 泽东 反用 陆游 同调同题词意而创作的咏物词。 此词塑造了 梅花 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全词运用 逆向思维 立意,融合 象征 、 拟人 、 衬托 、 比喻 、 夸张 、 对仗 、 顶真 等手法,较完美地实现了 托物言志 的目的。 作品名称. 卜算子·咏梅. 作 者. 泽东. 创作年代. 20世纪60年代. 作品出处. 《 泽东诗词 》 文学体裁. 词. 题 材. 咏物词.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 创作背景.

  2. 作者 南方小天. 阅读1096赞6. 主席不但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而且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可以说是才华纵横、罕有相匹。 一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诗词颇丰。 在这些诗词作品中,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咏向和意义,并摘录其中代表作品及佳句: 1、早期抒发青少年志向。 1909年《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评:时年17岁就已志向不小,“学不成名誓不还”。 1910年《七绝·咏蛙》(今韵)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评:几分生趣,蛙声先为春天“开口”。 1925年《沁园春·长沙》: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 1957年. 出 处. 《 泽东诗词 》 作品体裁. 词. 别 名. 蝶恋花·游仙、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名家评价. 5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蝶恋花 ⑴ ·答李淑一 ⑵. 我失骄杨君失柳 ⑶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⑷ 。 问讯吴刚何所有 ⑸ ,吴刚捧出桂花酒 ⑹ 。 寂寞嫦娥舒广袖 ⑺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⑻ ,泪飞顿作倾盆雨 ⑼ 。 [1]

  4. 1 简介. 2 传唱情况. 3 歌曲歌词. 4 批评意见. 简介. 播报. 编辑. 这首歌问世后,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不仅在解放区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也曾流行一时。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这首歌骤然淡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其深层原因是在文艺创作内容上,歌曲没能正确反映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1] 传唱情况. 播报. 编辑. 1951年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所作的“1950年全国流行歌曲调查”中,这首歌高居排行榜第三位。 向延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中也指出:“这年由张春桥作词、卢肃谱曲的‘献给中央二十周年’大合唱中的《泽东之歌》,是一首优秀的颂歌题材的歌曲,演出后很快就在边区传唱开来。 张春桥一生做了不少坏事,但这首歌词当时该算是好的。

  5. 《七绝·咏蛙》最早是由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报》发表的一篇不足200字的短文“披露”的,此后许多报刊出版物将该文中提到的咏蛙诗,当作泽东的诗作加以传播。但该文作者既不是泽东作诗的见证人,也未交代是从何人那里、从何处资料中得知此诗的,且文中提到的入学考试一事,据当年的 ...

  6. 0有用+1. 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 泽东 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 井冈山 而写的一首词,全词最早发表于 《诗刊》 1976年1月号,是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之一。. [1-2]词中描绘了作者泽东重上井冈山后所看到的旧貌变新颜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 ...

  7. 泽东诗词是泽东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管泽东诗词的出版历史不到50年,但在这期间出版的各种诗词版本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形成了一段独具特色的出版史话。其中以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主席诗词十九首》版本为最早和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