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7日 · 註冊一個「 SciSpace 」免費帳號, 首先看到的基本功能就是論文文獻搜尋引擎 ,只要輸入主題,或是輸入問句問題, AI 就會開始在 3 億多篇的論文中搜尋相關文獻。 接著,會針對找出的前 5 篇論文進行總結摘要,讓我們快速看到這個領域的基本研究成果。 而下面也會條列出找到的每一篇論文,註明引用次數、相關連結,並提供每篇論文的短摘要。 最後,右下方還有一個 AI 機器人,可以進一步針對搜尋結果提問,例如問問看這個領域還有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新主題? 而且在「 SciSpace 」中, 也支援用中文進行問答 ,除了用中文提問,右上方有語言切換,可以切換為用繁體中文回答。 不過,英文提問有時候效果還是更好一點。

  2. 2018年2月12日 ·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來延伸之前「 從練習每天走路一萬步習慣開始帶來的小改變 」一文中,關於「刺激思考」的部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習慣練習的心得。 太專心、缺乏新意,害我卡在難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 沈嘉偉1
    • 沈嘉偉2
    • 沈嘉偉3
    • 沈嘉偉4
  3. 2023年6月22日 · Esor Huang.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2023年6月29日 晚上9:49. 公司網路禁止使用evernote & notion, 只能用outlook 和onenote,請問這樣要怎麼打造防彈筆記系統呢? 2023年11月12日 上午11:22. 请问博主,工作任务和其他生活、课程任务是用同一个数据库嘛? 还是不同的数据库? 不同数据库的话,标签那就需要各自维护了。

    • 沈嘉偉1
    • 沈嘉偉2
    • 沈嘉偉3
    • 沈嘉偉4
    • 沈嘉偉5
  4.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5. 2017年6月16日 · 簡悅 SimpRead 追求 Chrome 上的浸式中文閱讀體驗.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6, 2017. 曾經開發過「簡 Tab 」( 帶走一片風景!. 打開極簡 Chrome 新分頁下載高解析照片 )的開發者,又為我們帶來了一款提升 Google Chrome 上網體驗的新工具:「 簡悅 SimpRead 」,這是 ...

    • 沈嘉偉1
    • 沈嘉偉2
    • 沈嘉偉3
    • 沈嘉偉4
  6. 2014年12月17日 · 透過 Sway 這款完全雲端的線上工具,在創作者端,我們可以用很輕鬆快速的方式組合各種素材,把自己的構思以視覺化方式揮灑在一張張畫布上,並且透過自動排版功能迅速組織適合閱讀的動線。 在閱讀者端, Sway 有動畫、有大照片,有各種層疊的海報效果,可以在各種網頁、平板螢幕中自動變化,透過捲動翻頁,或是看一部圖文並茂的電子書,或是欣賞講者的創意簡報,帶來 PPT 做不到的許多新的樣貌。 在這個雲端、行動的時代, 「創作」應該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分享」應該可以有多彩多姿的可能 ,不一定只能局限在 Word 的白紙黑字,或是 PPT 的一頁頁圖表。

  7. 2017年8月30日 · 首先,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日記? 我的 三個「目的」 是: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在「記住自己」與「反省自己」的需求上,我 平常作筆記的習慣其實就滿足了寫日記想要達到的需求 ,我的筆記習慣是這樣的: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