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油麻地小轮船有限公司 (The Hongkong and Yaumati Ferry Co. Ltd,简称油麻地小轮或港轮) 于1924年1月1日开始投入服务,最初是来往中环至深水埗、旺角及油麻地航线之间的航线,后来则扩展至新界及离岛。可是,由于近年渡轮业经营困难,遂于1999年把专营权售予新世界第一渡轮。新世界第一渡轮于2000年1 ...

    • 概览
    • 名字起源
    • 特色街道
    • 交通信息
    • 发展规划

    中国香港九龙西部的地区

    油麻地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半岛南部,与旺角紧密相连,连同尖沙咀组成九龙繁华的“油尖旺”区。油麻地之名与知名景点天后庙有密切关系,以前,天后庙前的土地曾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不少经营桐油及麻缆的商店在那里开设,故名“油麻地”。相比旺角,这里更具本土气息,是香港旧日生活的探寻地。

    油麻地之名与油麻地天后庙有密切关系。根据天后庙内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记,当时该地称为“蔴地”。后来到了1875年(光绪元年),当时“蔴地”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不少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商店在那里开设,故改称为“油蔴地”。根据1873年的差饷收册中,在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经营船只维修、麻缆、桨橹、铁匠及木材外,还有经营杂货、理发、米店、妓院、鸦片、长生店、仪仗花桥等等。

    其实本来“油蔴地”方为该地区正名,只是民间将其简化,特别港铁(当时仍为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于当地设建油麻地站后,约定俗成才出现“油麻地”的写法,之后“油麻地”已取代“油蔴地”,成为该区通用名称。与香港其他旧区一样,油麻地的楼宇多数是地下和二楼为商业用途,其余的楼层是住宅。香港的著名街道庙街就在区内;庙街因油麻地天后庙而得名。每天晚上庙街的马路会摆满售卖各式各样货品和食品的摊档,有如台湾的夜市。由于货品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街道充满地道特式,庙街已成为旅客的旅游点。

    庙街——由佐敦一直延伸到油麻地文明里,是香港最著名的夜市,营业从下午两点至次日凌晨。地铁佐敦站A出口,步行约10分钟。玉器市场——油麻地甘肃街及炮台街交界处,有数百个玉器摊。地铁油麻地C出口。

    广东道——与玉器市场临近,大量玉器首饰公司集中在这条路的503号到630号之间。地铁油麻地C出口。

    上海街——上海街由273号起,是售卖刀具、木器、厨房用品集中地,也有多家佛教用品店。地铁油麻地文明里出口。

    宝灵街——这条街专门定制中式旗袍、花鞋、手袋等,也有平价衣饰露天摊。地铁油麻地宝灵街出口。

    地铁

    乘坐地铁观塘线、荃湾线至油麻地下车即可。

    公交车

    乘坐公交6C、6F、30X、81S、93K、102、102P、104、112、117、118、118P、171、212、230X至油麻地文明里下车即可。

    小巴

    乘坐小巴路49S、606S、610S至文明里下车即可。

    缺乏政府的城市规划和监管下,地产商在发展市区外围的新区时,为了尽量利用昂贵的土地,一方面将新建的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将大厦与大厦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形成屏风,使市区内部的旧区变得有如盆地一样。在香港,大围、荃湾及深水埗均正面对这个问题。有油麻地居民表示,在油麻地区周遭地方兴建了屏风楼宇,使区内气温上升,有居民要开着空调消暑,令夏天的电费高昂。

    环保团体环保触觉调查发现,油麻地填海区地皮将可能兴建数幢连在一起的摩天建筑物,可能堵塞西九龙通风口的,挡住光线并减慢风速,造成屏风效应,令旺角至油麻地一带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差。环保触觉主席谭凯邦指出,其中一幅位于油麻地海泓道、欣翔道与友翔道交界填海区的地皮,地积比率高达7.5倍,估计发展商将可能建成多幢130米高的住宅。

  2. 油麻地站(英文:Yau Ma Tei Station)是港铁观塘线和荃湾线其中一个车站,于1979年12月31日启用。本站开通初期的 英文 名称为“Waterloo”,即本站所在的 窝打老道 的英文名称,1985年 5月31日 改为 油麻地 的英文拼音“Yau Ma Tei”。 在2000年初的油麻地站,被 ...

  3.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寺庙. 油麻地 天后庙是中国 香港 九龙规模最大的天后庙,位于油麻地 庙街 近 众坊街 一带,现由东华三院 委托 华人庙宇委员会 管理,为 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 [1] 中文名. 油麻地天后庙. 地理位置. 油尖旺区 油麻地. 开放时间. 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 景点级别. 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始 建. 1865年.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建筑. 3 开放时间. 4 交通.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油麻地天后庙于1865年由当地的水上居民所建,原为 油麻地 海边的一座小庙宇,当时位置约于今日的北海街一带。 1870年, 油麻地 居民组成 油麻地 五约,重修该天后庙,成为当地的宗教中心及最繁盛的地方。

  4. 香港红茶馆酒店油麻地店是香港著名的经济型酒店集团——香港红茶馆集团旗下其中一间分店2003年开业是集团旗下最大的一间酒店。. 香港红茶馆酒店油麻地店的交通相当方便座落于香港九龙繁华的弥敦道旁邻近油麻地地铁站步行2分钟即可抵达附近的 ...

  5. 油麻地果栏长期以来都是 香港 和 九龙 市区的水果批发集散,每天凌晨四时至六时都会进行水果批发、竞投、交易、转运等工作。 于1990年代中,批发市场搬往西 九龙 填海区的 长沙湾 副食品批发中心,虽然交收工序不再于果栏进行,但依然有不少批发商在果栏经营。

  6. 油麻地戏院,始建于1930年,位于香港九龙窝打老道6号,是香港现存唯一的战前时期的电影院、戏院,有“五大戏院”之一的称号。由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作第二级历史建筑物。 油麻地戏院曾于1998年7月停业,并一度荒废;2012年7月17日,修复后的油麻地戏院重新开业。2022年9月起,为配合油麻地戏院第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