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信会医院成立于1963 年。中文名 香港信会医院 成立日期 1963年 科 别 全科 性 质 基督教医院 医院地址 香港 [1]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

    • 概览
    • 人物经历
    • 主要成就
    • 人物评价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

    展开5个同名词条

    吕爱平,1963年7月3日出生于江西都昌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 (研究及拓展),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岑尧宽岑碧泉纪念癌症炎症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浸会大学整合生物信息医学和转化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 吕爱平于1983年12月获得江西中医学院学士学位;1987年7月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硕士学位;1992年获聘为副研究员;1997年7月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学位;1997年获聘为研究员;1999年—2002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2002年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2006年—2016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07年—2017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2年2月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Dr. Kennedy Wong冠名讲座教授,7月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关节炎研究所所长;2014年12月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2019年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2020年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关节炎研究所名誉所长 ;2022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3年8月任香港浸会大学校副校长。

    吕爱平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和药效评价方法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 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等 SCI 收录论文,获PCT和国家发明专利60 余项,编写著作30 余部。

    1963年7月3日,吕爱平出生于江西都昌。

    1978年12月—1983年12月,就读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中医研究院,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90年4月—1991年10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1992年,获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9月—1997年7月,就读于中国中医研究院,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吕爱平研究领域主要为疾病证候分类与中医临床评价方法研究,骨与关节疾病的新药开发,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等。 吕爱平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病证结合研究,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以及与干预效果关联出发,探索了基于病证结合的治疗策略和新药研发策略,从理论和运用层面丰富了病证结合理论。 自1987年以来,吕爱平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研究对象,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围绕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关键科学问题,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探索了RA中医证候分类规则、方法和意义。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5月,吕爱平已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包括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评论·药物发现(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生物信息学简讯(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药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当代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 Today)》等SCI收录论文400余篇,H Index: 67 ;截至2023年3月,吕爱平已编写著作30余部。 •平台建设 2006年,吕爱平协助王永炎建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012年,在吕爱平的倡议下,成立了香港浸会大学罗守辉骨与关节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所。 •科研项目 截至2021年11月,吕爱平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和香港RGC项目累积57项,参与战略规划研究项目17项。 •发明专利 截至2021年11月,吕爱平已申报药物相关发明专利95项。 •科研奖励

    人才培养

    •人才建议 吕爱平建议由卫生部和教育部牵头,组织中国西医和中医科研、教育、医疗机构的科研人才,建立国家级中西医结合医学科研机构。集中具有生物医学背景又对中医有兴趣并了解中医药的优秀人才,开展具有中国新医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特别是组织高水平西医科学家进行基本的中医理论学习,为开展中国新医药学研究提供人才保障。 •指导学生

    “吕爱平是系统医学和适配子转化医学及药物研发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是中医诊断标准化的领军人物之一。”(香港浸会大学评)

    “吕爱平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是中国中医药学领域的泰山北斗。”(中国网·海峡频道评)

    “吕爱平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中医药大学评)

    “吕爱平在精准医学和系统医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评)

  2. 医事服务费是本次改革新设置的项目,其目的是补偿医疗机构部分运行成本,体现的是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推动分级诊疗,其对应的原来收费项目是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 2012年5月,北京市医改推出了新政:为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选取试点 ...

  3. 浸大中医药学院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和抗癌领域先后取得多项国际专利,并于2021年获批成立运营香港首家中医医院。 浸大拥有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编辑. “行政及教学大楼”楼高四层,地下是行政办公室及约翰马利纪念堂,可容纳 140 个座位,另有会议室及多用途室;一、二楼为中、小型课室共 7 间,二楼亦设有可容 120 人的演讲厅及电脑学习室;三楼为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兼教务长办公室、教授办公室和 ...

  5. 以三级医院为例, 普通门诊 医事服务费50元, 副主任医师 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70元,住院医事服务费100元/床/日。

  6.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650元,报销比例为50%,上限为2000元; 二级医院 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 一级医院 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年满70周岁及以上.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