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澳門政府統計研究局於5月25日發布澳門2020年醫療統計數據。 2020年,澳門 4家設有住院設施的醫院床位數量為1715張,較上年增加87張。 全年住院人數下降13.0%至5.4萬人(總數,下同),平均住院天數增加0.2天至7.6天。

  2. 2017年3月13日 · 第六期. 手術後注意事項及保養方式:. 術後傷口可以碰水,病人可以直接洗澡不會造成生活上的麻煩,只需在手術部位塗上專用的藥膏. 即可,手術後的保養需要24小時穿著彈性襪三天,一至二週後回診讓醫師確認復原的狀況。. 手術復原後預防靜脈曲張 ...

  3. 手術全期的壓傷危險因子與病人安全. 在今年4月以前,原來在國內外醫界慣稱的壓瘡 (Pressure ulcer, Bed sore, Pressure sore, Decubitus,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 or HAPU) 現在已被正式改稱為壓傷或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Injuries (HAPI)。....

  4. 推薦 1. 引用 0. 格主自4年前參與病安訪查工作以來,一直盯著這個落實度最差的目標八"管路安全",在較大型醫院的改善狀況;由於範圍的確很廣,加上醫策會對它的定義及建議作法,並不是那麼OK,導致有些不太有概念的醫院所準備的書面資料,實在有夠少的 ,每年只有意思意思增加或修訂一些。...

  5. Baricitinib (商品名Olumiant/愛滅炎)是一種JAK抑制劑,屬於新型小分子標靶藥物,原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並於今 (2021)年春季被台灣食藥署核可用於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此藥物也已取得美國FDA緊急使用 (EUA),可與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 (Remdesivir)合併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為什麼愛滅炎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1. 病毒進入細胞需經過胞吞作用...

  6. 麻醉恢復室與病人安全. 麻醉恢復室在國內的很多醫院裡,俗稱PAR (PostAnesthesia Recovery Room)或P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oom),但在英美兩國近年則有改稱為PACU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的趨勢。. 它的存在目前在國內的中大型醫院,應該算是一般常識,且是醫院評鑑基準當中 ...

  7. 太藤氏病(Ofuji’s disease)係由日本籍太藤醫師於1965年首先發現命名,在皮膚科學的分類上,屬於一種嗜伊紅球性膿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 EPF),亦即在皮膚切片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毛囊被嗜伊紅球浸潤引起發炎的狀況。. 同樣屬於嗜伊紅球性膿疱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