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牯嶺街的故事原型是1961年發生在台北的16歲少年茅武殺死15歲情人案件在這宗轟動一時的情殺案外楊德昌亦抽取了各式時代細節添為電影血肉包括外省人到台後的生活環境美國流行文化滲入不良少年聚結成小幫派國民黨統治下的白色恐怖等。 在4小時的篇幅裏,你不會時常見到男主角小四(張震飾)與女主角小明(楊靜怡飾)在一起,反而更多時是跟隨小四在校園與家庭兩個地方,目擊他日常生活裏倏地捲起的波瀾。 近來翻看一些楊德昌的電影,漸覺他許多時候站得太高,太過抽離,對戲中人物有透徹洞察但無足夠關懷。 但再看《牯嶺街》卻沒有這種感覺。 我不知這是否跟楊德昌對他的少年時代、同窗以至艱難掙扎的父母輩寄予了深切的情感有關。

  2. 2017年6月22日 · 就算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台灣片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已經成為被修復的對象看起來所有菲林年代的電影作品很快都要經歷這個浪潮否則只有在近乎博物館展覽的資料館放映活動中才有放映的機會而像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品的電影因為不穩定的彩色菲林更加是要抓緊搶救的對象這方面港產片是華語電影中困難最大的原因正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香港是三地影業中產量最豐的地方。 作者: . 行光. 刊物: . 大公報.

  3. 2015年7月2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十大華語電影第四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 搜尋. Google. 導演楊德昌編劇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棠監製詹宏志江奉琪攝影張惠恭李龍禹剪接陳博文主演張震楊靜怡張國柱金燕玲王啟讚出品楊德昌有限公司. 時代在發生. 《恐怖份子》後開始去翻報紙,不夠錢勉強開拍,幕前幕後盡皆新人;結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最不抱怨的作品,命運令他總找對人、找對景,「兇案現場」及時找著。 他歸功於理想的工作關係,尤其是製片組與導演組合作無間的創造力。 楊德昌此製作角度驕傲的說法,啟發我也以工程學的目光,好好去檢視《牯嶺街》的現實/歷史建構的成就。

  4. 2018年5月14日 · 首頁簡介作者. 楊德昌的局限. 搜尋. Google. 數今年第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最矚目的環節應當是紀念台灣導演楊德昌逝世10年的十年再見——楊德昌」;是次不但放映了楊德昌全7部長片(《青梅竹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都是最新修復版),還請來了楊的遺孀彭鎧立以及多次與楊德昌合作的編劇小野出席座談。 雖然楊德昌的作品偶有機會在香港重映,但今次回顧反應特別熱烈(朋友形容門票是被「恐慌性掃貨」),不論是史詩式經典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抑或是幽默諧趣小品《獨立時代》,都是一票難求。 我所觀察到的是,今次回顧展在場內場外,對楊德昌基本上是只有溢美言辭。

  5. 2018年6月29日 · 影片不但對白奇多一如話劇而且經常外露之極,「畫公仔畫出腸的程度簡直使人不相信是出自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導演更使人遺憾的是楊德昌好像對那些機智幽默的對白感到沾沾自喜

  6. 2015年8月12日 · 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其實不用我再說些甚麼看過便知道這是楊德昌最好的電影也可能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台灣新電影。 就這麼簡單。 2.《童年往事》,侯孝賢,1985. 侯導佳作那麼多,實在難以取捨,但這是他邁向大師之途的關鍵作品,意義重大。 乘着《風櫃來的人》與《冬冬的假期》的勢頭,《童年往事》格局變得更宏大,調子更沉着,以其成長經驗反映戰後台灣的狀況。 3.《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劉鎮偉,1995. 這是一部完全「香港」的電影,也是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發展的其中一個高峰,愛情奇幻無厘頭悲歡離合好的壞的都包含其中,搜遍中港台,都找不到這樣奇特的電影。 4.《機械世界》 Koyaanisqatsi,葛費利烈芝奧,1982.

  7. 2015年6月23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麻將後牯嶺街的一個大站. 搜尋. Google. 自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之後楊德昌要玩複雜」,《獨立時代》(1994如是,《麻將更過之而無不及他有一個很強的立足點就是認為當代台北, 就是如此又複雜又混亂。 説《麻將》要説台北人的故事,逐一去數, 看清楚, 不如省卻麻煩,以一個關係的網去貫之,更覺對準了焦距的清晰度。 追隨「紅魚」、「綸綸」、「香港」和「小活佛」四小伙子的行徑,猶如各自去砌自己的麻將牌, 力求在別人身上贏取個人的利益, 只「綸綸」是唯一還相信愛情的,最後能夠走出雀局的困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