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2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十大華語電影第四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 搜尋. Google. 導演楊德昌編劇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棠監製詹宏志江奉琪攝影張惠恭李龍禹剪接陳博文主演張震楊靜怡張國柱金燕玲王啟讚出品楊德昌有限公司. 時代在發生. 《恐怖份子》後開始去翻報紙,不夠錢勉強開拍,幕前幕後盡皆新人;結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最不抱怨的作品,命運令他總找對人、找對景,「兇案現場」及時找著。 他歸功於理想的工作關係,尤其是製片組與導演組合作無間的創造力。 楊德昌此製作角度驕傲的說法,啟發我也以工程學的目光,好好去檢視《牯嶺街》的現實/歷史建構的成就。

  2. 2015年8月12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43人的至愛電影. 搜尋. Google. 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其實不用我再說些甚麼看過便知道這是楊德昌最好的電影也可能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台灣新電影。 就這麼簡單。 2.《童年往事》,侯孝賢,1985. 侯導佳作那麼多,實在難以取捨,但這是他邁向大師之途的關鍵作品,意義重大。 乘着《風櫃來的人》與《冬冬的假期》的勢頭,《童年往事》格局變得更宏大,調子更沉着,以其成長經驗反映戰後台灣的狀況。 3.《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劉鎮偉,1995. 這是一部完全「香港」的電影,也是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發展的其中一個高峰,愛情奇幻無厘頭悲歡離合好的壞的都包含其中,搜遍中港台,都找不到這樣奇特的電影。

  3. 2018年5月14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楊德昌的局限. 搜尋. Google. 數今年第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最矚目的環節應當是紀念台灣導演楊德昌逝世10年的十年再見——楊德昌」;是次不但放映了楊德昌全7部長片(《青梅竹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都是最新修復版),還請來了楊的遺孀彭鎧立以及多次與楊德昌合作的編劇小野出席座談。 雖然楊德昌的作品偶有機會在香港重映,但今次回顧反應特別熱烈(朋友形容門票是被「恐慌性掃貨」),不論是史詩式經典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抑或是幽默諧趣小品《獨立時代》,都是一票難求。 我所觀察到的是,今次回顧展在場內場外,對楊德昌基本上是只有溢美言辭。

  4. 2010年10月29日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黃土地(陳凱歌,1984) 一一(楊德昌,2000) 俠女(胡金銓,1971) 站台(賈樟柯,2000) 大路(孫瑜,1934) 馬路天使(袁牧之,1937) 感謝37位影評人撥冗參與是次選舉,亦感謝多位作者為入選影片撰寫文章。 有關文章,以及每位影評人的心水選擇、根據選票統計出的十大香港導演及十大華語導演等,均刊登於11月出版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季刊《HKinema》。 另有討論文章, 見11月號(第410期)《號外》。 紀陶:香港十大電影殘酷一叮?! 喬奕思:舊夢.明天. 陳志華:經典裡再選經典. 學會動態.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5. 恐怖份子後開始去翻報紙不夠錢勉強開拍幕前幕後盡皆新人結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最不抱怨的作品命運令他總找對人找對景,「兇案現場及時找著他歸功於理想的工作關係尤其是製片組與導演組合作無間的創造力

  6. 2017年6月22日 · 就算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台灣片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已經成為被修復的對象看起來所有菲林年代的電影作品很快都要經歷這個浪潮否則只有在近乎博物館展覽的資料館放映活動中才有放映的機會

  7.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taxonomy張偉雄 | 香港影評庫

    恐怖份子後開始去翻報紙不夠錢勉強開拍幕前幕後盡皆新人結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最不抱怨的作品命運令他總找對人找對景,「兇案現場及時找著他歸功於理想的工作關係尤其是製片組與導演組合作無間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