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口服消炎藥消炎藥大都不含類固醇可減輕神經線的發炎程度. 補充劑如維他命B12當中活性B12吸收較快有助修復輕微受損的神經線. B12是否足夠? 腕管綜合症的治療,首選是藥物,其次是生活改變和物理治療。 傳統止痛藥物可直接或間接令痛感減輕,紓緩神經痛症的病徵,但不能修補神經,長期服用也會引起各種副作用。 註冊藥劑師童回春 指出,預防和治療周邊神經勞損,需要足夠的維他命B12。 「維他命B12可幫助細胞複製,但身體難以攝取。 其一,胃部功能要良好,有intrinsic factor (內因子)讓細胞吸收B12,但部分人卻天生缺乏此因子。 其次,年長人士傾向少食多菜飲食,但蔬菜中缺乏B12。

  2. ˙ 病患糖尿病會影響神經線類風濕關節炎則會衍生肌腱發炎讓腕管擠迫 ˙ 其他手腕病: 骨折、甩骹、腫瘤等造成的壓力或阻塞 李醫生指,常見的患者主要是在辦公室工作的女性,或是從事勞動工作的男士。

  3. 2021年10月號. 撰文: 陳珈琋. 腦神經共有十二對三叉神經線是第五對主要負責面部神經感覺訊息三叉神經線由腦幹延伸至顱骨底部分為三個分支末端連接額頭面頰及下巴故有三叉神經之名。 由於牙齒位於三叉神經線的範圍,不少三叉神經痛病人會誤以為是牙痛,向牙醫求診後才發現與牙齒無關。 要準確斷症並尋求解決之方,應向適當的專科醫生求醫。 進食說話致劇痛 礙日常生活.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熊偉民 解釋,三叉神經痛最常見於下巴及面頰,即三叉神經第二及第三段,通常只會出現於單邊。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尖銳的劇痛,如刀割如閃電,病人會痛得流淚。 曾有女病人向他反映,疼痛程度更甚於分娩。 「這個病雖然不會致命,但病人大多會很沮喪。

  4. 藥物治療方面開始時會建議病人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以減輕關節或神經線早期的組織性發炎非類固醇的藥貼能經皮膚滲透可有效舒緩病情輕微的頸肩痛情況嚴重者則需使用口服藥物

  5. 首頁. 肩頸痺痛勿輕視 小心頸椎根神經病變 --- 陸敏思醫生. 期數: 2021年7月號. 撰文:李耀宗. 科技發達現代港人生活均離不開電子產品惟長期做低頭族」,不單容易引發頸椎勞損嚴重者更會導致神經線不斷受壓繼而誘發頸椎神經病變」,不只肩頸上肢疼痛頻頻若不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勢將使中樞神經永久受損削弱感覺及活動能力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人類頭部的重量,約為整體體重的十分之一,以亞裔成年人體重一般為60公斤計算,單是頭顱已重逾5公斤以上。 然而此等龐大重量,幾乎只由肩頸肌肉和頸椎支撐,日常情況下負擔已經不少,再加上都市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智能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且常有低頭、縮頸等不良姿勢,令頸椎不斷受壓而加劇勞損,增加罹患頸椎神經病變風險。

  6. 2011年09月號. 醫生: 蘇皓醫生 (風濕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年紀大,機器壞」似乎是定律。 即使發現難從坐位上站起、爬樓梯時倍感吃力,又或不能輕易舉起雙手,當事人也許會埋怨歲月催人老,又怎會想到自己患病? 直到連走路、甚至梳頭刷牙也感到困難,才知道原來患上了多肌炎或皮肌炎。 風濕科專科蘇皓醫生. 系統失調 手腳無力. 風濕科專科蘇皓醫生 道:「多肌炎使患者肌肉發炎,從四肢上端、左右相同部位開始,典型情況是兩邊肩膀、臀部或大腿無力。 而皮肌炎的徵狀與多肌炎相似,但另有特別的病徵 — 紅疹,一般出現在患者眼睛周圍、手部關節位或頸部等位置。 」蘇醫生又指,多肌炎與皮肌炎都屬於「特發性炎性肌病」,亦如典型的免疫系統疾病,其確實成因不明;只知是免疫系統錯誤地自我攻擊健康的細胞,引致發炎

  7. 科技發達現代港人生活均離不開電子產品惟長期做低頭族」,不單容易引發頸椎勞損嚴重者更會導致神經線不斷受壓繼而誘發頸椎神經病變」,不只肩頸上肢疼痛頻頻若不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勢將使中樞神經永久受損削弱感覺及活動能力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人類頭部的重量,約為整體體重的十分之一,以亞裔成年人體重一般為60公斤計算,單是頭顱已重逾5公斤以上。 然而此等龐大重量,幾乎只由肩頸肌肉和頸椎支撐,日常情況下負擔已經不少,再加上都市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智能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且常有低頭、縮頸等不良姿勢,令頸椎不斷受壓而加劇勞損,增加罹患頸椎神經病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