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

  2. 2018年1月25日 · 於是,我開始養成了在 Google Play 圖書上讀電子書的習慣,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操作上的心得和方法。 1.購買與閱讀電子書. 「 Google Play 圖書」擁有 Android、 iOS App ,和網頁版。 不過 iPhone 上的「 Google Play 圖書」不能買書,只能下載與閱讀已經購買的書(或是試閱)。 所以我會先用 Android 或網頁版的「 Google Play 圖書」,把想買的書買好,然後在 iPhone 上的「 Google Play 圖書」下載,可離線閱讀。 「 Google Play 圖書」iPhone App. 「 Google Play 圖書」Android App. 「 Google Play 圖書」網頁版.

  3. 2018年3月29日 · 我自己閱讀電子書很「功能性」,明確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利用零碎時間快速獲取新知識、新啟發,並且可以整理到我自己的工作實踐、寫作流程中。 所以我對電子書其實只在意件事情:「讀書筆記可不可以匯出到我自己的筆記( Evernote )中」。 在 2018 年年初,我撰寫了「 Google Play 讀電子書完整心得教學:朗讀、做筆記、匯出書摘 」一文,分享從 2017 年年中開始,我養成新的電子書閱讀習慣,而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我發現 Google Play 圖書提供了匯出劃線書摘、筆記註解的功能,而我可以把匯出的文字檔轉存到我的 Evernote 。 在 2017 年我的小孩誕生後,這樣的方法改變,讓我反而更積極的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我在「 我如何利用電子書養成更積極的閱讀習慣?

  4. 2018年5月31日 · 專業者必修的《知識內容寫作課》. 作者: Esor Huang 5月 31, 2018. 《 知識內容寫作課 》是我最近負責編輯的新書,作者是「 泛科學 」的總編鄭國威。. 會做這本書,同樣是源自我自身的需求。. 我很好奇: 泛科學上的文章,是如何可以把專業知識寫得有趣 ...

  5. 2015年9月11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 王一博 孟美岐1
    • 王一博 孟美岐2
    • 王一博 孟美岐3
    • 王一博 孟美岐4
  6. 2012年12月25日 · 2013 重新思考收納整理術,簡單做也能有效的分類法.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25, 2012.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關於「 整理術、分類法 」的問題 ,出發點是從 Evernote 的筆記整理開始,但應該也可以進一步延伸為適合各種分類的基本方法。. 例如電腦上工作檔案的 ...

  7. 2015年1月4日 ·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覺得「 無紙化工作 」不是說工作流程都不再使用紙張,因為明明很多時候確實紙張的傳遞更加明確與快速。 對我來說,現在無紙化的意義是「紙本行動、數位備份、再次數位行動」。 有時候即時的工作文書,我們用紙張來完成,但接下來工作結束後這些紙張怎麼整理? 整理到資料夾很佔空間(更多時候是懶得整理而開始凌亂),於是我就用數位備份的方式,拍照掃瞄輸入 Evernote 。 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下次想要使用時怎麼辦? 可能要找參考資料,可能未來工作有用,而整理到實體資料夾的紙張只要年代久遠其實找起來都很不容易, 反而是數位備份後,更容易搜尋,更利於「第二次、第三次行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