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4日 · 胎兒想儘快脫離母,就像要儘快嘔吐出來一樣。因為痛苦太過猛利,而使以往的記憶全都喪失,即住胎或以往的事都會忘記。 [1] 《入胎經》:唐譯《大寶積經》中的《入胎藏會》。 [2] 清腦:腦漿。 [3] 腦膜:大腦表皮組織。 [4] 這是以男胎為例說明。

  2. 清晨5點多醒來,醒來第一件事,先來量個基礎體溫,因為沒有打黃體油針,只有用快孕隆及小白球,不知道吸收效果好不好? 想說來量一下下吧,結果溫度37.06度,這樣比較放心了,表示有效果啦,因為之前失敗的療程,使用快孕隆及小白球,我都出現不太好的症狀,所以,一直對使用快孕隆及小白球有點感冒,然後還躺在床上時,突然覺得胃不太舒服(因為此時我還平躺著),於是我改成側躺囉,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就沒囉! 今天出現好幾次mc要來前的悶酸感了,心裡覺得好煩,想說干脆來驗孕好了,結果,真的就是一條線. 因為還未到醫師指定驗孕時間,還是繼續吃小白球,結果從下午5點睡到晚上6點半,真是嚇死我了,睡那麼久,真的就是很想睡,我以前真的不會這樣,算了,反正我也不指望了. 植入後紀錄 (植入後第七天)~凍胚療程.

  3. 2020年12月28日 · 此句實際是上述六種觀待道理的總結。 如是應當以何等殊勝之身、圓滿哪些自利他利、安住何種大乘中、由具備哪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種學處,能圓滿如是身、如是二利、如是大乘,能統攝如是方便、如是三學的妙法,須知即是六波羅蜜多。 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 對這總攝菩薩一切修要的大總綱,乃至沒有獲得廣大定解之前,應當不斷思惟,直到獲得決定為止。 “廣大定解”,是學習這一科所應達到的目標。 “廣大”,是指認識到一切菩薩的修持要全都含攝在六度中,猶如百川同歸大海,由此方知六度是菩薩萬行的總綱。 總的必須認識“萬行歸六度”、“六度開萬行”。 “萬行歸六度”,是由思惟以上內容,而認識到菩薩萬行的關要完全攝於六度中;

  4. 2018年10月28日 · 一月三身 佛光大辭典. 釋文: 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 (一)月體,比喻法身,蓋法身為常住之理,不遷不變,能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在天,其影含於眾水。 (二)月光,比喻報身,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一切明了而無差謬。 (三)月影,比喻應身,應身係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隱。 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卷下〕p27. 4、各經典翻譯都不相同,彙整如下: 相智:一切相智(佛:一切種智) 道智:道相智(菩薩:道種智), 基智:(聲聞、圓覺:一切智)。 一、 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 知一切法之總相者。 總相即空相也。

  5. 2018年10月21日 · 那年的年底,關太太產下一女嬰,眉清目秀,到了二歲還不會說話。接著二千金誕生,三歲了也不曾言語。後來又生了第三位女兒,一出生便請醫生檢查,又是一個啞巴姑娘!關太太害怕將來第四、五胎,還是啞巴兒女,立刻請醫生作絕育手術。

  6. ①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②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③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初中分二:①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② 正發此心。 初中分二:①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②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如前下中士中,所說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應取來修習。 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於諸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瞋,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黨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 又捨有:行捨、受捨及無量捨,此是最後。 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瞋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離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瞋令心平等。 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 若於親友心未平等,或由貪瞋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 此亦平已,次於怨敵修平等心,此若未平,專見違逆而起瞋恚。

  7. 第三種情況:由於以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為基礎,心量廣大的緣故、具足大悲的緣故、以善巧方便所攝的緣故、廣發大願的緣故、不捨有情的緣故、緣諸佛廣大智慧而修習的緣故,而成辦菩薩一切諸地波羅蜜多的功德。 對以上一切種類的大乘法全部修習究竟,便能成辦一切佛功德法。 以上智、悲、願、方便等,說明不是世間人天乘、不是聲聞緣覺乘。 《十善業道經》中說:“龍王! 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 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佛說:龍王,你應當知道菩薩有一個妙法,能夠遣除惡道苦惱。 這是哪一法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