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5月24日 · 臨床上可先問患者是否有小便量少或小便不利之情形如果有則可使用利尿法將水濕由小便引出即可消除水腫臨床上常用的處方有五苓散豬苓湯真武湯苓桂朮甘湯濟生腎氣丸五苓散。 此方為太陽經水寒內蓄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所致的水腫,所以應為浮脈時使用。 豬苓湯:...

  2. 2019年12月12日 · 病理性水腫 ,常見原因有: 1. 全身性靜脈壓增加:如心臟衰竭、腎臟病等。 2. 低白蛋白血症:如患肝臟疾病,引發白蛋白合成減少。 3. 微血管性水腫:如過敏性血管炎等。 4. 淋巴性血腫:可能是術後併發症或惡性腫瘤引起。 5. 藥物引起水腫: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降血壓藥物的鈣離子阻斷劑、避孕藥等。 生理性水腫多半只是雙腳對稱性水腫,且恢復得很快。...

  3. 2017年12月9日 · 脾經的四大關鍵穴位. 脾經是由足部走到胸腹,再到頸部,管理身體的氣血循環。 在脾經上的穴位雖然不多,但有四個穴位非常關鍵。 消水腫、調節內分泌,按摩三陰交穴 / 血海穴. 按摩三陰交穴或血海穴可以改善下肢水腫和女性的婦科問題。 (視頻截圖/大紀元合成圖) 人在久坐不運動的時候,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造成水腫。 因此要按摩管理氣血的脾經。 其中,主要按摩「血海穴」和「三陰交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6月18日 · 簡單地來說,可以概分為四大類型: 一、風熱型. 症狀: 多見於急性蕁麻疹。 發病急,風團色紅,灼熱劇癢,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秋發病。 嚴重時兼見發熱,惡寒,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胸悶腹痛,噁心欲吐。 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 辛涼透表,宣肺清熱。 方藥: 荊芥、防風、黃芩、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牡丹皮、桑白皮、冬瓜皮、浮萍、殭蠶、蟬蛻等。 二、風寒型. 症狀:...

  6. 2019年4月30日 · 一般產後一個月左右情況就會好不過改善程度可能會狀況不同而有快慢之別。 站起來時會頭暈: 產婦生完孩子後,會因荷爾蒙不平衡,或是鐵質攝取不足等而導致自律神經不穩定。 此外,送到腦部的血液也減少了,所以就容易引起突然站起或久站時會頭暈的情形。 這些原因幾乎都和睡眠或疲勞有關。 頭暈的情況只是暫時的,無須過於擔心,不過,仍要多提醒自己攝取均衡飲食,並且要生活規律。...

  7. 2020年6月12日 · 妳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有一段時間覺得身體熱熱的測量體溫發現達到37.137.2度但又並未發燒伴隨下肢水腫乳房腫脹身體發沉臉上還開始長痘。 當這些現象出現,代表生理期快來了。 嘉品中醫診所院長葉濡端解釋,從排卵期過後到月經來臨,是月經周期的黃體期,此時卵巢會分泌黃體素,讓體溫升高,體質比較敏感或較差的人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8. 2009年5月25日 · 【大紀元5月25日訊】 (據台視新聞報導)女性停經或受月經荷爾蒙影響有一種週期性水腫現象其實不必處理也沒有關係但有些人會買利尿劑來去水」。 利尿劑有的具有排鉀的作用,若沒有及時補充鉀的話,會因為低血鉀而缺乏元氣另有一些利尿劑則有排鈉留鉀的作用,如再加上吃了橘子、香蕉等含鉀食物,反而可能會因為高血鉀而造成腎臟過度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