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21年口腔癌總個案數為6,223人男性有5,580人女性則只占643人足見男性罹患人數幾乎為女性人數9倍之多。. 細看男性罹癌年齡,從35~39歲的2.73%後便節節升高,55~59歲更佔了17.16%為最多。. 此外,根據日本 ...

  2. 2021年12月1日 · 嚼食檳榔造成人體的傷害不容輕忽在此建議已有嚼食檳榔習慣的民眾及早戒除並定期至相關醫療院所進行口腔癌篩檢對於沒有嚼食檳榔或是吸菸的民眾平時也應留意口腔狀況維持口腔清潔且避免食用有致癌物的食品有任何不適的情形應盡速就醫此外健康風險的來臨往往無法預知配置相關的保障規劃如實支實付等醫療險種能讓我們的人生增添一份安心

  3. 2020年3月1日 · - 2020 年 3 月 1 日. 898. 0. 癌症長達三十八年位列臺灣第一死因,但以一年10萬人確診、4萬人死亡的數字來看,其實只要做好準備,是不用如此驚惶失措的。 本次特別企劃採訪的2位醫師皆指出,癌症其實很常見,只要做好準備並有定期檢查習慣,及早發現、立即處理,就是對抗癌症最好、最有效的方式。 癌症(Cancer)也可稱為惡性腫瘤(Malignant tumor),源自身體某個部位開始有細胞不正常的增生。 腫瘤形成之後,可能從原本部位向周圍組織擴張,藉由淋巴和血管,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如果擴展到其他部位,就被稱為發生部位的轉移癌症,如:肺癌擴展到腦部時,就被稱之為轉移型肺癌。

  4. 2020年4月1日 · 2020 年 4 月 1 日. 0. 696. 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總稱為口腔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上顎竇及顎骨等。 據衛生福利部二 一八年統計,臺灣口腔癌的死亡人數為3,027人,其中男性占2,779人、女性248人。 口腔癌位居男性民眾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計7,000人、死亡人數約3,000人,其中男性占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且其中88%有嚼檳榔的習慣。 研究顯示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重要成因,抽菸、嚼檳榔將大幅度提高罹患口腔癌的機率。 高醫公衛學者的統計亦指出,有嚼檳榔習慣為不吃檳榔者的20倍,喝酒加上檳榔提高為54倍,抽菸加上檳榔增加為89倍,合併抽菸、喝酒、檳榔三者更暴增為123倍。

  5. 2018年6月1日 · 0. 16074.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現在更可以用自身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或是補足身體的殘疾,這項新醫療技術究竟能帶給人類什麼樣的福音? 後續又會產生多大的醫療費用? 以及未來的醫療趨勢又將是什麼? 本文透過路迦生醫董事長兼總經理唐稚超醫師來逐步解析。 癌症在全球十大死因名列前茅從早期的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一直到現在的免疫治療人類一直在對癌症努力奮戰但我們不再像過去一樣束手無策透過多管齊下的處理方式都可以達到抑制甚至完全治癒的機會而現今病患多了一項新的選擇——免疫療法。 路迦生醫團隊專攻整體護理與癌症免疫療法,董事長兼總經理唐稚超醫生為免疫療法做了以下簡單的解釋:「現在的免疫治療就是運用自身的免疫功能去攻擊不正常的細胞,以達到治癒癌症之效。

  6. 2024年5月1日 · 綜觀國際,其實有為數眾多的民眾深受源性疾病,也就是俗稱的食物中毒所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訊,全球每年有6億人──也就是約每10人就有1人──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而引發不適與疾病,每年更有42萬人因而死亡,從而損失3,300失能調整 ...

  7. 2022年5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5 月 1 日. 0. 668. 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養成不同的習慣、喜好,雖然這些習慣可能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其中有些習慣卻會讓癌症風險悄悄逼近,危害我們的健康。 比如長期抽菸、喝酒、嚼檳榔、食用高溫食品和飲料、食用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或煙燻食物)等習慣,皆是食道癌的致癌因子。 此外,像是肥胖、胃食道逆流、口腔衛生不良或是有吞嚥功能疾病等,也都是造成食道癌的致癌因素,有相關體況的民眾需特別留意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