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若是疹患處滲液較多或水泡明顯,濕氣較重,就可使用「利濕」的方法,就是運用有利尿功能的中藥把多餘的水分和濕氣通過小便排走,常用中藥有薏米、車前草、澤瀉等。 濕熱型患者則以清熱化濕為主,常用藥物以黃柏、黃芩、苦參、茵陳、連翹為主。 至於血虛型的則以養血祛風為主,常用中藥有川芎、當歸、生地黃、丹參等。 若同時配合針灸治療,效果將可倍增。 在濕疹急性期,一般會在能夠清熱解毒的穴位上扎針,比如曲池、合谷、血海穴。
      www.empeacetcm.com/濕疹中醫治療-成因-治療方法-根治案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中醫治療濕疹除了可以內服中藥外,亦可用天然中藥製作外用藥膏,為患者舒緩症狀,例如最常被使用的「紫雲膏」,其歷史悠久,成份天然簡單,由當歸、紫草、麻油、黃蠟製作而成,有消炎止癢、滋潤皮膚、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亦能舒緩濕疹的皮膚乾裂。

  3. 2023年11月24日 · 何謂「濕疹」?濕疹(Eczema)是一種皮膚炎症,不具傳染性,中醫學稱之為「濕瘡」。 中醫認為「皮膚乃內臟之鏡」,濕疹雖在皮膚上出現症狀,卻是身體受環境中的「風、濕、熱」外邪所侵的一種體現。

  4. 2021年3月18日 · 濕疹中醫叫做濕瘡,西醫全稱異位性皮炎,是指一種反覆發作,容易使皮膚出現紅疹痕癢、潰破滲液,長遠令皮膚乾燥脫屑、色素沉著的一種皮膚病。 濕瘡本身不具傳染性,但是濕瘡的發作與身體容易過敏有關,它與過敏性鼻炎、哮喘並稱為最常見的 ...

  5. 2023年7月17日 · 從中醫看4種濕疹. 陳盈光列出中醫判斷濕疹的 4 種類型: 1. 風熱型濕疹常見於急性丘疹及部分亞急性濕疹。 包括紅色丘疹、滲出液不多、搔癢、舌頭紅、舌苔薄且發黃。 治療上常用的藥物有防風、牛蒡子、蟬蛻、苦參、知母、生石膏、生地、金銀花、馬齒莧等疏風涼血、清熱除濕的藥方。 2. 濕熱型濕疹的常見症狀有皮膚紅腫、紅疹或水泡密集、滲出液多且黃黏、劇烈搔癢,且常伴隨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乾結、小便赤黃等問題。 常用的治療藥物有黃芩、黃柏、梔子、苦參、金銀花、茯苓、薏仁、夏枯草、澤瀉、白茅根、蒲公英等,來清熱利濕、袪風止癢。 3.

  6. 2022年12月15日 · 中醫會將濕疹類型以發作時間做區分,急性濕疹會紅腫甚至發癢、起小水泡,用手抓的話還會滲出組織液,這樣就算是急性濕疹。 慢性濕疹指的是皮膚反覆發炎,開始有角質化的現象,偏乾脫屑並色素沉澱。

  7. 濕疹是一種以搔痕癢、發炎斑塊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本文透過傳統中醫進行治療,並輔以現代皮膚病學。 中醫方法包括草藥療法、針灸和飲食調整以糾正內部失衡,而現代療法則提供外用類固醇和保濕劑來緩解症狀。

  8. 香港濕疹中醫推薦治療方式大致有三種:外用濕疹藥膏、濕疹針灸及口服藥品,以對濕疹根治。 外用濕疹藥膏 治療濕疹中醫師亦會為患者選用濕疹藥膏邊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