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9日 · 作為一家專注於科技發展與醫療創新的公司大立光努力著眼於後疫情時代力求為生技醫療與長期照護領域做出更多貢獻今年公司以創新技術和全球最先端醫療趨勢為基礎成立了大立美健康美麗事業宣佈進軍保健食品與美麗事業

    • 6千哩之旅轉捩人生,瘋創業立志推廣台灣
    • 「創業第一件事先感動自己」,智慧工具落實預防醫學
    • 「天樞是在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吳博儒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到美國繼續深造,陰錯陽差跳進資訊業。學成歸國,一封來自學妹的叩門信,開啟他結合醫療及資訊的跨界探索。一趟 6 千哩的飛行,原本帶著研究目的落地史丹佛大學,沒想到天降大任,讓他一腳踏進創業圈。 「台灣非常有實力把醫療技術資訊化!」吳博儒在異鄉察覺台灣的優勢,「創業魂」被深處喚醒,每次聊到創業即將展開的項目,他的眼神就自動發亮。「我的夥伴常問我有沒有睡覺,每次講到創業,就像嗑藥一樣興奮」吳博儒笑著說。 為了降低醫護人員例行工作負擔,同時協助慢性疾病患者,透過科技平台落實早期篩檢。天樞成立第一天起,就致力開發醫療應用資訊化平台,研發出一系列早篩、自我照護的軟體應用工具,多年逐漸形成完整的數位醫療平台。

    研發第一款產品不久後,吳博儒回憶最感動的事,有一次他親身體會天樞開發的系統,能幫助第一線醫師在最緊急狀況,獲得即時的資訊協助,並做出正確的治療判斷。 他堅信,創業的初衷,就是要做感動自己的項目。沒想到實際見證生死的一瞬間,連他的同事工程師都泛著淚光說:「從沒想到,我寫的程式能救一條人命!」 天樞目前其中一項產品,即是針對慢性肺阻塞疾病。過去因城鄉資源落差,早期病患往往未能獲得適當診治,而天樞開發的數位醫療平台,就在幫助一二期病患,早期發現並獲得轉診規劃,實現預防醫學,讓醫療資源有效分配。

    對於新創公司,備足銀彈才能走得遠。吳博儒回憶有次跟新的投資人討論,對方一聽到他們的服務是在貢獻社會,二話不說就馬上參與投資。「這證明我們結合資聊與資訊科技,走在對的路上!」 天樞的解決方案成功在台灣驗證,下一步將積極佈局國際,目前已接軌美國市場。吳博儒說「我們證明台灣小公司,能靈活應對大市場。做出有價值產品,讓全球看見台灣!」 台灣人腳踏實地的衝勁,在吳博儒身上表露無遺。

  2. 2023年10月17日 · 事實上幾個月前就曾有UCSF退休教授在健康闢謠部落格揭露這間來自美國的公司創辦人是特洛伊大學畢業主修會計和商業不只跟物理量子毫無關聯甚至在他個人臉書上也完全沒提起自己創辦的公司這5月的大會活動鮮少年輕民眾而這類直銷公司的運作求證公平會表示該公司有依規定報備面對指控品牌表示能100退換貨希望能平息外界質疑。 東森新聞關心您.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 (封面圖/東森新聞) #手環. 更多. 超棒! Coldplay高雄場手環回收率出爐 93%排行第4. 11-12 19:11. 精品「鑰匙髮圈」破萬元 遭酸像「澡堂手環」 10-27 22:34. 獨家/標榜量子手環「治痛風」 民眾砸11萬「買62條」家屬怒.

  3. 2018年5月8日 · 人體器官交易黑市被稱為「紅色市場」,買賣活人器官的悲劇不僅是傳說,美國網站 《Ranker》 公布一份當地黑市的人體器官交易價格圖,指出黑市上幾乎75%的交易涉及腎臟,是最受歡迎的器官,而一對腎臟大約可以賣20萬美元(約596萬新台幣),肝臟約為15.7萬美元(約468萬新台幣),且數量稀少,另外角膜為2.44萬美元(約73萬新台幣),骨髓每公克2.3萬美元(約68萬新台幣)。 (示意圖/pixabay)

  4. 2023年10月17日 · 有民眾投訴她的家人買了一條3500元的量子手環推薦者稱戴了之後痛風會復原」,因為手環能激活人體自癒力但不是醫療器材卻宣稱有療效廠商的行為已經觸法

  5. 2024年4月27日 · 根據外媒CBS News 》的報導第1起於2018年被發現一名曾在水療中心接受服務的中年女性顧客原先無任何吸食毒品紀錄或輸血經驗也未和愛滋病患者有性接觸但經過排查證實她曾做過侵入式的吸血鬼臉部護理療程」(Vampire facial)。 喝的時光機 「小姐好漾搖搖青春飲 膠原蛋白外泌體賽洛美冰晶蕃茄 SBK美麗三部曲 STOP BACK KEEP你的青春. CDC與新墨西哥州衛生廳聯合進行調查,向曾於該水療中心接受過侵入式美容療程的顧客提供免費檢測,便發現了另外2例個案。 2人均為中年女性,並同樣在2018年接受了「吸血鬼臉部護理療程」,其中1人在2019年被診斷出愛滋病早期,另1人則在2023年因嚴重症狀而住院。

  6. 2022年7月11日 · 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報告,2023年全球材市場規模上看4,900億美元,探究推升市場發展的原因,除了近年Covid-19治療需求外,高齡化人口照護、精準健康、數位醫療等重要議題皆帶動材產業發展。 有鑒於此趨勢,為確保未來大眾的材使用安全,衛福部自去年5月1日施行《醫療器材管理法》與「醫療器材優良運銷準則」(GDP準則),並於施行日起開放業者申請GDP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