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7日 · 鄺醫生指除了使用呼吸機紓緩睡眠窒息症外,大家都要從「基本入手」減少患上睡眠窒息症,例如控制飲食及減肥,「成功減去1%的體重,可減低3%出現睡眠窒息症的次數」。另外都要減少吸煙及喝酒,因為尼古丁和焦油都會令上呼吸道腫脹,而酒精屬於藥物

  2. 2024年5月28日 · 打鼻鼾是指在睡眠期間由於呼吸道部分阻塞而產生噪音的現象。 當空氣通過狹窄或阻塞的呼吸道時,會引起軟組織(如舌頭、軟腭等)震動,產生打鼻鼾的聲音。 打鼻鼾本身通常不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然而,打鼻鼾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一個徵兆,尤其是在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情況下。 不過,睡眠窒息症不單止會出現打鼻鼾的問題,同時還會有睡眠中斷、低氧血症、睡眠質量下降等症狀。 患者健康會大受影響,出現如日間嗜睡、疲勞、高血壓、心臟病、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定等健康問題。 睡眠窒息症成因是甚麼? 壓力大也有關? 為何會患上睡眠窒息症? 鍾耀基醫生指出,以下因素也有機會引發睡眠窒息症: 呼吸道結構問題:某些人天生擁有較窄的呼吸道,這使得空氣通過時更容易受阻。

  3. 2024年3月20日 · 睡眠窒息症 是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由於呼吸道在睡眠期間部分或完全阻塞,當無法正常吸取氧氣時,血氧量便會下降,逼使腦部喚醒身體進行主動呼吸,同時出現短暫窒息感。 很多人以為只有肥胖人士會患有睡眠窒息症,但其實任何人都機會罹患睡眠窒息症,其病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呼吸道阻塞: 睡眠時呼吸道的肌肉放鬆,導致軟組織(如喉部和舌根)塌陷堵塞呼吸道. 呼吸道異常結構: 部份人天生呼吸道較狹窄,增加被阻塞的風險. 肥胖因素: 過多脂肪在上呼吸道積聚,令呼吸道變窄. 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呼吸道的彈性和肌肉控制能力逐漸減弱. 家族遺傳: 有家族史的人會更容易患上睡眠窒息症. 有鼻鼾就等於睡眠窒息症? 肥胖才會打鼻鼾?

  4. 鼻鼾聲太大有機會是睡眠窒息症的症狀,其實現時有很多類型改善鼻鼾產品及方法,例如鼻鼾貼、鼻鼾牙膠、鼻鼾槍療程等等,可以避免鼻鼾而引致各種影響。

  5. 2024年5月25日 · 睡眠窒息症常見的治療方式. 曾於醫院多年執業的台灣科林睡得美洪曉菁技師表示常見睡眠窒息症的治療方式共有4種: - 正壓呼吸器:提供持續性正壓力氣流,使呼吸道維持暢通,減少呼吸中止、避免血氧濃度降低。 - 口腔矯正器:可保持下顎與舌頭前進,防止舌頭堵塞呼吸道。 - 手術治療:包括懸壅垂顎咽整形術、雷射打鼾手術等。 - 其他:減重、姿勢治療、避免睡眠飲酒等。 醫生會視病患需狀況診斷後給予治療建議,通常以正壓呼吸器為最常見方式。 民眾若擔心正壓呼吸器可能造成呼吸不適感,建議民眾可多比較、實際體驗後選擇適合的儀器、面罩,提升舒適性持續改善健康。 相關文章:鼻鼾|引發高血壓仲會增加中風機率? 3個動作幫助緩解鼻鼾👇👇👇. + 4. 支架裝完後仍有再堵塞風險.

  6. 睡眠窒息症,又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sleep apnea syndrome,簡稱sas),是一種影響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 在睡眠時,患者的呼吸會暫停或變淺,導致氧氣供應不足,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睡眠窒息症成因可以歸結為多個因素,包括解剖結構異常、神經肌肉功能失調、環境和遺傳因素等。 首先,解剖結構異常是最常見的睡眠窒息症成因之一。 這可以包括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喉嚨狹窄、鼻腔或鼻咽部的堵塞等問題。 這些異常結構會導致空氣流通受阻,從而使呼吸過程變得困難,並引發睡眠窒息症症狀。 其次,神經肌肉功能失調也是重要的睡眠窒息症成因。 在睡眠時,人體的肌肉鬆弛,包括控制呼吸的肌肉。 然而,對於患有睡眠窒息症的人來說,這些肌肉過度鬆弛,導致呼吸道堵塞。

  7. 2018年12月31日 · 睡眠窒息症患者會有嚴重鼻鼾,不過不是打鼻鼾就等於患上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的成因. 睡眠窒息症在香港漸趨普遍,目前分別有4%男性及2%女性罹患此症。 患者睡覺時間歇地停止呼吸,每次停止的時間達10秒或以上,輕微的每小時可出現數次窒息,嚴重的甚至每小時出現二三十次,一晚便可能出現超過一百次窒息。 睡眠窒息症可分為阻塞性、中樞性及混合性三大類,大部份症患者都屬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一類。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大多是30-60歲中年男士,主要是由於肥胖令脂肪積聚於上呼吸道,使呼吸道變得狹窄,容易形成阻塞。 不過纖瘦的人士也會因為先天因素患上此症,例如下巴短小、吊鐘過長、氣管較窄或舌頭肥大等。 至於中樞性睡眠窒息症則較少見,其成因是腦部中樞系統未能有效地傳送呼吸訊號,可由中風、心臟病或某些藥物等引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