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短期儲蓄保險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5日 · 儲蓄險是很多民眾喜愛的理財保單,就有人分享買了30多張儲蓄險的經驗,認為是懶人儲蓄的好方式,並將自身挑選保單的2大重點告訴大家,讓其他 ...

    • 儲蓄險是什麼?
    • 你常見的儲蓄險種類
    • 儲蓄險的利率怎麼看?
    • 儲蓄險真的比定存好嗎?
    • 儲蓄險的優點與缺點
    • 檢視儲蓄險的三大準則
    • 所以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
    • Dewi 給你的建議
    • 快速總結

    市面上儲蓄險的種類超極多,保單上面落落長的名稱,再搭配一堆複雜的金融名詞,說真得你有認真看過嗎? 你可能大部分都是聽業務員最後說利率有多少,然後就簽合約下去了,這也難怪你會成為業務員眼中的大肥羊! 簡單來說,儲蓄險就是你要在固定時間存入一定的金額,你在合約到期後解約可以領回本金還有利息,並且合約期間會給你一點點的壽險保障。

    每張儲蓄險保單上的名稱都是以下4個、甚至更多名詞的排列組合,所以你可以想像會有數十種、數百種以上的保單出現。 當你聽到這麼複雜難懂的名詞,你的腦袋不瞬間關機應該也很難吧… 然後只會問業務員一句:「所以我可以領到多少利息?」,然後你覺得滿意之後就給它簽下去了。(天啊~先不要急!!) 好啦先認真看待種類這件事~ 你必須先了解一般儲蓄險保單大概會有哪幾種類型,然後下面我幫你歸類好了,沒有意外下面分類可以涵蓋到大部分的儲蓄險。

    不能只看預定利率、宣告利率

    保險業務員經常喜歡拿保單上面的宣告利率、預定利率來跟銀行定存利率做比較,保單DM上的利率你一眼看下去,確實好像比定存還要好2~3倍,所以你就很容易這樣簽下儲蓄險保單。 但你知道宣告利率、預定利率根本不等於實際利率嗎? 也就是說,對你而言,這兩個利率根本不是你心裡所想的那個利率! 「預定利率」會牽扯到所謂的保費,如果預定利率越高的儲蓄險,你要繳的保費就會比較低。相反如果預定利率越低,你需要講的保費就越高。 也就是保險公司會把你的保險費拿去投資、做其他用途等,然後他們將『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加上預計死亡率和費用後,保險公司才會計算出你每年該繳多少的保險費。 「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會定期公佈的一個利率,證明他和同業相比後的競爭狀況,並且也告訴你保險公司實際將你的錢拿去做投資所獲得利息的狀況。 簡單來說,「預定利率、宣告利率」這兩個詞真的跟你沒什麼關係,你就看看就好。保險業務員在跟你講的時候只是在「預期」他們公司能夠從投資上獲得多少報酬,以及他們過去和同業相比後,到底實際上報酬率是多少而以。 內部報酬率(IRR)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既然宣告利率、預定利率都和你沒有關係,那到底儲蓄險...

    定存與儲蓄險常常被拿來一起比較,多元化的投資工具每種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及缺點,但如果業務員在推銷時總是對你洗腦「儲蓄險報酬率絕對比定存高」這句話,那就表示他不夠專業或者他只想賺傭金! 為什麼說「儲蓄險報酬率絕對比定存高」這句話不完成正確,為什麼呢?因為在短時間內(約6年內) 儲蓄險的利息絕對比定存低,甚至你中途解約是會賠錢的! 就以下面這張圖來看,每年都存相同金額NT$230,794,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你仔細看看應該不難發現,6年內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要少的,甚至前5年是「負報酬率」。 雖然在第7年後,儲蓄險的報酬率會漸漸比定存還要高,但你能保證你在這6年前間內不會遇到需要緊急解約的時候嗎? 如果你不幸要提前解約儲蓄險,你是不能拿回完整本金的。但如果是定存,...

    優點1:強迫儲蓄

    在合約到期前解約的話,你會需要支付一大筆違約金,也就是拿不回本金的意思。 所以對於沒有儲蓄習慣的人,有可能是一個可以強迫自己儲蓄的一個商品,因為通常違約金數目不小,你一般都會死命活命得把他繳完。 在你被逼得每次都要繳一大筆錢的情況下,你很自然就會減少你不必要的消費來繳儲蓄險,時間到了你自然就存到一筆不小金額的錢了。

    優點2:有申報所得稅優惠

    如果你是有購買儲蓄險的納稅義務人,在每年5月所需申報的綜合所得稅中,你可以免稅或是成為列舉扣除額的繳稅優惠。 這樣你就可以少繳點稅啦~(可是別忘了你是變向把錢繳給業務員,所以錢不是給政府就是給業務員XD)

    缺點1: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

    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是儲蓄險最大的缺點,通常會損失30~90%的本金。 買儲蓄險前,你除了要能確定自己每年繳得出保險費外,你也要再三確定你真的真的不會在合約期間內急需用到這筆錢。 否則你如果需要急用錢、需要提前解約,解約後你可以領到的錢絕對會少很多,甚至有可能比你投資到錯的股票還要糟糕。

    台灣人很愛買長期的保險,尤其是儲蓄險,我相信你除了會參考年度熱門儲蓄險保單外,你應該也在想「有沒有方法自己判斷儲蓄險的好壞」,對吧? 如果你真的超級想買儲蓄險,但又不知道怎麼判斷儲蓄險好壞怎麼辦? 以下是我幫你整理出來你在挑選儲蓄險時,為了幫助自己不要買到地雷貨,你一定要遵守的3個準則。

    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呢? 這個答案你心裡應該非常明白,而且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因為每個人的財務與需求不會相同,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了解自己該不該買儲蓄險。 不過這邊我一定要告訴你:「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你千萬不要把儲蓄險當作是投資的一種,它也絕對不能幫你創造很多財富,你想靠儲蓄險發財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而且如果你是一位有自制力、且想要存錢跟替自己買純保險的人,我會非常建議你買純保險跟把錢放定存,當然如果錢存到一定金額後,你可以做點像是ETF的投資等。

    也就是說建不建議買儲蓄險,除了看IRR、繳費期限等,最重要的是你繳了保費後會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水平。 千萬不要為了繳保費而失去你本來該有的生活水準,我真的覺得吃不消,每個月或許不繳保費,你的生活費就可以多超過1,000元,剩下的錢就好好最好投資規劃。 快樂與樂觀的生活,或許在未來可以直接帶給你更大財富也說不定喔!

    1.許多人都不了解儲蓄險這個商品真正的內容就直接購買,容易成為保險業務員中的大肥羊。 2.可依照繳費期間、保險期間、保單功能、參考利率等區分儲蓄險。 3.內部報酬率(IRR) 才是買儲蓄險該看的重要指標! 4.儲蓄險與定存相比,短期間內定存可能比儲蓄險優的機率較大。 5.認識儲蓄險的優點、缺點及挑選的3個技巧,就可以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買儲蓄險,或是了解儲蓄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購買。 6.至於儲蓄險適不適合購買須視自己的情況,但是儲蓄險絕對不能讓你變的大富大貴。 本文授權於GD價值投資。(原標題:【儲蓄險推薦嗎】6年內報酬率絕對比定存低 !) 責任編輯/焦家卉

  2. 2021年11月19日 · 一名網友透露,自己「一年存18萬多的儲蓄險」,經過6年期滿後,逐漸累積第一桶金,直呼「收穫滿滿」,釣出其他人也用儲蓄險達成財務目標,但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12月24日 · 一名網友想透過保單規劃資產,但每月只能撥出3,000元,釣出網友推薦他投保「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單」,二者可以依自身風險偏好選擇,更 ...

  5. 2020年3月28日 · 很多人剛出社會的第一張保單,就是買儲蓄險,希望能為自己存下「第一桶金」!. 然而保險那麼多,買儲蓄險真的是最佳選擇嗎?. 未必!. 當了20 ...

  6. 2021年2月15日 · 不少人會買「儲蓄險」來存錢,以達到財務規劃的目標。. 不過有一名網友買了一張10年期的保單後,發現「很不好、很想解約」,動起想解約的念頭 ...

  7. 2020年9月3日 · 評估保險的重點在於,當家中經濟支柱死亡或長期無法就業,保險能否提供充足的保障。 特別是孩子未成年以前,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事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