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砵典乍街(典讀甸;英文: Pottinger Street ),又寫砵甸乍街香港一街,喺中環一帶。 原街只係行人,依山而上,時 斜路 ,時 樓梯 ,舖晒 石板 ,所以又叫 石板街 。

  2. 香港中環砵典乍街. 歷史悠久的砵典乍街又名「石板街」,顧名思義是指以石板鋪砌的街道。. 這裡原先的路段頗為陡直,因此整條街均用石塊鋪蓋成階級,以便行人上落。. 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乃為紀念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 這條 ...

  3. 2020年8月15日 · 石板街正名為砵典乍街,因鋪滿凹凸不平的石板而命名的,這條路除了是很多電影取景之外,更是一級歷史建築,加上石級上的左右兩旁的排檔亦是令這條富有歷史的街道增添了很多本地色彩

    • 石板街英文1
    • 石板街英文2
    • 石板街英文3
    • 石板街英文4
    • 石板街英文5
  4. 石塊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此舉既為方便行人上落,又能讓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又習慣稱之為 石板街 ( Stone Slabs Street )。 石板街聚集了許多老舊的小店和攤子,部份店鋪還保留了從前鐵皮屋的特色,遊人可以見到街上搭建的綠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風味。 香港政府 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 香港總督 砵甸乍 [1] 。 於 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砵典乍街曾經設有防空隧道(Air-Raid Precaution Tunnels),現時已經廢置 [2] 。 鄰近 [ 編輯] 歷史照片 [ 編輯] 約1890年代的砵典乍街. 20世紀初的砵典乍街. 流行文化 [ 編輯] 砵典乍街特色的石板街是中西區的重要歷史地標,歷年來在此取景的歌影視作品不勝其數。

  5. 砵典乍. 沿著荷李活道可以走到極適合拍照取景的砵典乍街,從這條街到皇后大道中(昔日為濱海地區)的一段路十分陡峭,是以石板鋪成。. 這條老街早在1850年代已建成,是此區歷史最為悠久的街道之一,並以香港第一任總督之名命名。. 街上有特色服飾攤檔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4月20日 · 砵典乍街最初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向荷李活道鋪建。 由於該街道頗為陡直,因此用石塊鋪蓋地面,並且採用一塊凹下一塊凸起的設計,方便路人行走,更有利於雨水沿兩旁瀉走。 後來,政府於1858年將此街道正式命名為砵甸乍街,以作紀念香港的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的功績。 時至今日,每當途徑砵甸乍街,仍有時光倒流的錯覺,彷彿置身殖民時期的香港。 砵典乍街最初由皇后大道中一直向荷李活道鋪建。 由於該街道頗為陡直,因此用石塊鋪蓋地面,並且採用一塊凹下一塊凸起...

  8. 2010年7月17日 · 這裡是砵甸乍街的上段,當年是英國人登陸香港時船上的石板所鋪的,因為往山上走的一段是以一塊塊石板鋪砌在地上作為階級,所以又稱之為「石板街」。 這裡讓途人可以徒步走上荷李活道或雲咸街,因為砵甸乍街正正就是這兩條著名街道的分界。 「石板街」的街道兩旁也有不少攤檔擺買,消費對象主要針對旅客,貨品大至由座枱精品,節慶用品,假髮道具,以至油畫和陶泥模型。 除此以外,沿途亦有小量食肆及酒吧。 我的工作時間由早上十時開始,所以大約九時五十分左右就會經過這裡。 而那個時間,正正適逢街道兩旁的小店攤檔相繼陸續開始營業,本來寂靜的街道,漸漸熱鬧起來,也為每天準備上班的的帶來一點點的朝氣。 中午的午飯時間,街道上通常都是人潮,肩摩踵接,好不熱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