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4日 · 港府前年撤銷了工商舖辣招稅近期也放寬了住宅按揭保險成數及門檻初步反應頗受業界及用家歡迎似乎也顯現了一些成效問題是部分市場人士批評香港面對經濟急速下滑風險細眉細眼的拆牆鬆綁並不足夠不過分段局部有序放寬撤辣總比一刀切的大規模解封來得安穩對市場震動也可相應降低。 撤銷SSD增添市場活力. 從實際層面看,當務之急宜率先考慮撤銷或縮短額外印花稅(SSD)。 基本上港樓市已沒有短炒活動,但3年的辣招期反而令部分有資金需求的企業,難以在現今經濟困境下套現自救,而過長的限售期也窒礙了用家換樓改善居住質素,打擊市場流動性及換樓鏈。 因此,若能撤銷SSD,當可加速資金流轉,激活淡靜的二手市場。

  2. 2016年4月6日 · 單由樓市角度考慮放寬按揭成數例如將600萬元以下物業標準按揭成數重新上調至7成應該可刺激樓市成交量不管論者贊成抑或反對現階段放寬按揭指引考慮的焦點都集中於本地樓市贊成放寬者一般認為樓價成交量已低至不正常水平情況持續連鎖效應將拖累經濟況且壓力測試的推行已一定程度上保證借款人的償付能力即使放寬按揭成數對銀行體系的帶來的風險亦有限。 而反對意見一般會提出,現時樓價仍然偏高,官方減辣會予市場錯誤訊號。 兩方面的意見其實都有一定道理,但由較宏觀的角度考慮,估計官方在近期會避免刺激信貸增長,當中自然包括按揭。 本港家庭債務佔GDP比重偏軟. 倫敦Kingston大學教授Steve Keen於《福布斯》撰文,指中國及香港未來3年內,有機會步希臘後塵,陷入債務危機。

  3. 2022年9月28日 · 上周在多家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1/8厘後金管局宣佈放寬按揭壓力測試市場理解為減辣托市究竟放寬壓測對後市的刺激作用有多大假設現行利率為2.7厘還款期30年放寬壓測前後對比如下放寬壓測前 壓測條件:「現行利率+3厘每月還款 ...

  4. 2023年10月5日 · 過去一年當局先後調整多種涉及樓市的措施包括調整按揭壓力測試的標準現行利率+3%放寬至現行利率+2%」、其後又下調本地居民購買首套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稅階7月初放寬銀行按揭成數9月下旬放寬樓花的按揭保險在當局持續釋放支持樓市訊號的同時近月樓市成交量及成交價卻反覆下調。 市場上要求港府全面「減辣」的聲音開始增強。 現時一般指「減辣」是指撤銷調整針對投資者、或非本地自住人士的幾種印花稅。 港府多年來推出的「額外印花稅」 (買入住宅後3年內出售物業,需付物業出售價最高20%印花稅)、「買家印花稅」 (非香港永久居民購買住宅,需付樓價15%印花稅)、俗稱「雙倍印花稅」的從價印花稅 (第一標準稅率,樓價15%)。 理論上,下調或取消上述印花稅,可以減少交易成本、刺激樓市成交。

  5. 2023年6月7日 · 自2019及2022年兩次放寬按揭保險的適用範圍之後1,000萬元以下物業的按揭保險成數可達9成1,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可達8成 (貸款額上限960萬元)。 如果在此基礎上考慮放寬有兩個可能的方向更高樓價的物業都可以申請按揭保險取得較高成數的按揭。 現行的按揭保險,按揭成數進一步上調。 問題在於,一般自住買家初次置業的樓價,應該集中在1000萬元以下物業。 如果把按保的適用範圍放寬,最受惠的會以換樓客,而非上車客為主。 如果是在現時按保適用範圍再提高按揭成數,例如90%上調至95%。 理論上減少準買家儲蓄首期的時間。 但由9成提高至9成半,實際上的幫助效果未必太大。 若刺激樓價上升 或抵銷放寬效果.

  6. 2023年7月12日 · 加上未賣出舊居月入需要逾102,639元才可通過壓測要求今次放寬按揭未有顧及此個現實問題難以刺激換樓需求浮現簡單來說之前兩次放寬按保上車級的購買力可能已經釋放得七七八八而今次放寬換樓活動也因為壓測計算難以大量進入市場

  7. 2023年7月2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7/26 13:40. 分享: 按揭成數放寬之後暫時一二手成交未見明顯上升但值得留意受惠於新措施的絕不止於有意入市的準買家那些有意於轉按套現的小業主理財彈性也因為措施放寬而大幅增加放寬後 轉按套現空間將增加. 在樓按成數放寬前市值1000萬元的住宅一般按揭成數上限為6成借款額不逾500萬元樓價1000萬元以上按揭成數為5成透過按揭保險小業主雖然也可轉按但樓價如在600萬元以上轉按不可套現以上措施大大限制了小業主轉按套現的彈性。 在7月7日按揭成數放寬之後,雖然按揭保險的轉按限制不變 (樓價600萬元以下物業,可轉按套現,600萬元以上可申請轉按減息,但不可套現);但由於銀行的一般按揭成數上升,令大量物業的轉按套現空間增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