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精神健康急救證書課程 相關

    廣告
  2. 提供三大層面的預防服務,包括健康風險評估及篩查,以協助居民及早辨別健康問題. 西貢及將軍澳的居民或工作人士可帶證明文件到中心登記會員,作免費基本健康風險評估及諮詢

    • 服務内容

      提供三大層面的預防疾病服務

      包括健康風險評估

    • 聯絡我們

      歡迎致電或電郵與我們聯絡

      多個服務地點

    • 關於我們

      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基層健康服務

      提升市民對預防疾病的意識

    • 會員資訊

      成為會員均可享受以下精彩待遇

      免費健康風險評估服務等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5日 · 都會大學新生必修 12小時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普及性方面於2024/25 學年起都大規定將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必須於首學年完成由香港心理衛生會認可的12小時精神健康急救必修課程以便學生及早辨識精神問題的表徵在情況惡化前獲得適切支援或主動求助。 課程將以面授形式進行,提供兩種課堂模式供學生選擇,分別為4節各3小時課堂,或兩節各6小時課堂,每班30人,學生需要於課程完結時進行小測,以確保學生掌握課堂基本內容。 學生亦需要於課堂開始前,以及課堂完結四星期後完成問卷以評核學習成效。 都大在收集數據及評估成效後,會按需要將計劃擴展高年級入學新生,預計每年推出不少於70班(每班約30人)的課程以供參與,課程將分佈於整學年,讓學生可按個別上課時間完成有關課程。

    • 污名化阻礙求助
    • 企業大多不重視
    • 避免陷惡性循環

    林德明接受《香港01》訪問時,特別提到受訪者求助意識偏低,反映社會缺乏「精神健康素養」(mental health literacy),當中涉及識別能力、認知能力及態度三個層面的問題: .識別能力:個人及群體識別精神健康問題的能力; .認知能力:對構成精神健康問題的危機意識、對病因的了解,以至自我調節和尋找專業幫助的能力; .態度:個人、群體和社會對精神健康問題和就此尋求幫助的觀感。 「本港整體精神健康認知能力一直偏低。人們經常不理解自己的精神狀況、不能及早識別病症、不知道自己有精神健康風險。」他形容,患者往往需要幫助而不自知,家人也每每未能察覺。 另一方面,友善對待精神病患的社會氛圍可鼓勵患者盡早求醫,但港人的有色眼鏡長年未曾摘下。「社會存在對高風險(精神健康問題)人士的污名化問題。香港人...

    香港早已被評為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港人工作壓力大,部份人有嚴重的精神困擾;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叫不少市民難以適應。事實上,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需要預防性的精神健康教育,因此,相關教育需滲透至職場和社區,才能逐步打破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污名化。 「Workplace mental health(職場精神健康)在國外很普遍,但在香港卻很視乎公司是否願意承擔這個責任。」林德明指出,本港職場精神健康起步較晚,近年政府雖有推廣和宣傳,但大部份企業都不重視,對「職業健康責任」的認識往往流於「職安健」,只有小部份公司願意負起責任。 事實上,衞生署及職業安全健康局早在2016年開始開展「好心情@健康工作間」計劃,通過提供「到會式」職場精神健康工作坊、講座、個別機構諮詢服務、精神健康急救訓練證書基礎課程、健康課程等...

    林德明認為,現時本港社區層面的精神健康教育以非政府組織為主導,仍然欠缺一套全面、系統性的普及精神健康計劃,亦缺乏科學的評估工具,檢視措施的成效。他建議政府參考澳洲推行的「forty-five up」跟蹤性精神健康調查,透過收集數據掌握精神健康政策對整代人的實際作用,同時持續反思、修訂和推行更為完善的政策。 精神健康認知能力或會令眾多輕症個案未能及早治療,惡化成重疾,一來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康復,二來加重醫療負擔及輪候時間,形成惡性循環。林德明建議政府參考海外做法,加快推行精神健康急救教育課程(Mental Health First Aid),將精神健康教育滲透到不同年齡層。課程最早是由澳洲墨爾本大學倡導,起初只面向成年人,後來逐步推廣至各年齡層,在校園、職場、社區提供課程。 課程是為提升社會整體...

  2. 2023年6月27日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每年均舉辦兩次精神健康證書課程旨在向照顧精神病患者的專業人員及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情緒病知識的公眾人士提供專業知識及訓練課程其中一講的主題是精神病與暴力」,而在發生鑽石山及深水埗悲劇後今年在準備此講時心情尤其複雜更令我憶起數年前遇過的一位年青人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何瀚寧. 臨床經驗上,情緒受困擾的人士絕大部份沒有暴力傾向,而小部份存在風險人士在得到適切治療後,病徵能得到紓緩。 (資料圖片) 子俊身形灰悟、性格剛烈,從小受家庭薰陶下習武,練得一身好武功。 他在18歲那年因學業壓力,情緒受困擾。 他變得疑神疑鬼,認為有一群惡勢力人士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並在搜集證據要將他置諸死地。

  3. 2020年11月13日 · 計劃未來四年將覆蓋18區讓每區長者均有支援並會培訓5,000名長者義工參加者須在網上修畢15小時精神健康急救證書課程和實習日後便能透過義工留意到身邊有抑鬱風險的長者提供合適援助

  4. 2023年1月17日 · 要建立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另一個較為普遍的措施是為員工提供相關的培訓如精神健康急救課程以提升員工的精神健康素養讓員工正確認識精神健康問題教育員工留意精神健康的警號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促進自己及身邊親友的精神健康本地組織曾推行職場精神健康介入計劃」,為參與機構進行職場環境分析同時為其員工提供精神健康急救課程結果發現計劃不僅加深員工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亦有助減輕他們的壓力水平及提升他們在工作上的成就感。 提升員工的精神健康素養除了可以惠及受培訓的員工外,對其他員工、整體職場文化都有正面的影響。 由於受培訓的員工認識到精神健康問題的初期症狀,如失眠、食慾不振,他們會較容易察覺同事的需要,並可以鼓勵同事及早尋求幫助。

  5. 2023年9月14日 · SEN學生主要分為以下9大類別: 1. 特殊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簡稱SpLD) 當中以讀寫障礙最為常見,雖然患者擁有正常智力和學習經驗,表面上與一般人無異,但未能準確而流暢地閱讀和默寫字詞,例如經常讀錯和忘記讀音、抄寫時漏寫或多寫筆畫、將文字的部件左右倒轉或寫成鏡像倒影等,因此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較文字表達能力佳,並需要花較多精力完成讀寫功課。 2. 智力障礙(Intellectual Disability,簡稱ID) 指智力顯著低於一般水平,患者的思維、記憶力、語言能力、感知肌能,以及時序與空間的組織力等都會受到影響,包括抽象及邏輯思考力弱、記憶力弱、注意力短暫、語言表達能力弱、四肢或手眼協調欠靈活,以及社交能力弱。 3.

  6. 2021年5月17日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蕭慧敏介紹醫院在2002年成立精神健康學院舉辦不同講座和活動並於2009年開設精神健康證書課程向照顧者學校和院舍員工紀律部隊等教授處理精神疾病知識另外醫院亦多舉辦多個藝術在青山病友作品展覽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和滿足感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執行委員會聯席主席蕭慧敏介紹精神健康學院於2009年開設精神健康證書課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