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海底隧道 (英語: Cross-Harbour Tunnel ,縮寫:CHT)在 九龍 的著陸點位於 磡灣 ,多稱為 磡海底隧道 ,簡稱 紅隧 ,是 香港 首條連貫 香港島 和 九龍半島 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 隧道人員 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港島段由原 奇力島 填海建造而成。 沿革 [ 编辑] 香港最早草擬跨越 維多利亞港 的基建設施,可追溯到1901年 [2] ;而在20年後, 港英政府 亦曾經提出維港大橋的藍圖。 大橋以 中環 畢打街 為起點,延伸至 尖沙咀 廣東道 ,同時可供汽車、 電車 、人力車及行人使用 [3] 。

  2. 概要[編輯] 紅磡海底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 保華 與英美兩家建築公司的聯合體承建,於 1972年 8月2日 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 隧道全長1,860米,以 沉管 方式建造(而隧道沉管於 黃埔船塢 製造),由15節鋼製沉管組成, 車速限制 每小時70公里。. 由 香港 ...

  3. 海底隧道 (英语: Cross-Harbour Tunnel ,缩写:CHT)在 九龙 的著陆点位于 红磡湾 ,多称为 红磡海底隧道 ,简称 红 ,是 香港 首条连贯 香港岛 和 九龙半岛 的过海行车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车隧道之一, 隧道人员 获授权执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车隧道(政府)条例》,港岛段由原 奇力岛 填海建造而成。

  4. 2022年12月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三隧分流方案紅隧和東隧的私家車收費將上調至30元西隧則減價至60元即西隧收費與另外兩條隧道價格仍相差一倍。 另的士在三隧的收費將劃一25元。

  5. 西區海底隧道 (英語: Western Harbour Crossing [2] ),簡稱 西 或 西區海 ( WHC ),於1997年4月30日正式啟用,乃 香港機場 核心計劃 中的十項核心工程其中之一項。. 西是 香港 第3條過海行車隧道,也是香港首條雙管三線行車、分隔沉管式過海隧道 ...

  6. 東區海底隧道 (英語: Eastern Harbour Crossing [2] ),簡稱 東 ( EHT )和 東海 ( EHC ),為 香港 第二條穿越 維多利亞港 的海底行車及鐵路隧道,連結 香港島 鰂魚涌 及 九龍 茶果嶺 。. 東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 道路 及 鐵路 ( 港鐵 將軍澳綫 使用並附設 ...

  7. 獅子山隧道 (英語: Lion Rock Tunnel ),簡稱 獅 ,是 香港 最早通車的 行車隧道 ,亦是第一條連接 九龍 及 新界 的行車隧道。 獅穿過 獅子山 以西的 九龍坳 ,連接 九龍塘 和 大圍 。 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沙田的隧道分別為 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與 大老山隧道 。 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 隧道人員 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嚴格而言,獅子山隧道只是指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相隔超過10年後才通車的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正式名稱為 第二獅子山隧道 (英語: Second Lion Rock Tunnel )。 但不論傳媒、 香港政府 還是一般市民,也甚少分開兩條管道為不同的隧道,而是和其他隧道一樣,把兩條管道視為一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