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 IC)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腸壁血流減少導致某段 結腸 壁 血液 供應不足或迴流受阻的 缺血 性損害,使腸壁營養障礙的一種 症候群 。 其早期病變局限於 粘膜層 和 粘膜下層 , 臨床表現 有 腹痛 、 便血 及 腹瀉 ,嚴重者可導致 腸壞死 、 穿孔 、 腹膜炎 及 感染性休克 ,是 下消化道出血 的常見原因之一,早期確診較為困難。 1963年Boley[1]首次提出該病後,人們對IC的認識不斷提高,其 發病率 呈逐年上升趨勢[2]。 1966年Marston報導了16例IC並將其命名為IC,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一過型、狹窄型和 壞疽 型[3],後又將其分為壞疽型和非壞疽型[4]。 目錄. 1. 2 疾病分類. 3 病理分析. 4.

  2. 英文名稱 :ischemic colitis. 就診科室 :基本外科. 多發群體 :50歲以上的老年人. 常見發病部位 :結腸. 常見病因 :腸系膜動脈的創傷、腸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性休克等. 常見症狀 :腹痛、腹瀉和便血,突然發作的劇烈腹痛,呈痙攣性發作,腹瀉,便血,噁心、嘔吐和腹脹等. 病因. 引起結腸缺血有很多原因,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血管阻塞型,另一類為非血管阻塞型。 1.血管阻塞型結腸缺血. 在血管阻塞型結腸缺血中,比較常見的原因有腸系膜動脈的創傷、腸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腹主動脈重建手術或結腸手術時結紮腸系膜下動脈。 2.非血管阻塞型結腸缺血. 大多為自發性,通常不伴有明顯的血管阻塞,臨床上難以找到明確的引發結腸缺血的原因。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缺血性結腸炎. 【概述】 系供應結腸的大小動脈發生閉塞或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結腸缺血性損傷。 常見於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腸繫膜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動脈重建術或大動脈炎後。 急性結腸缺血為一過性,屬可逆性改變,嚴重者右發生全腸壁壞死、穿孔或持續性腸缺血。 【診斷】 病史及症狀: 突然發生的痙攣性左下腹痛或中腹部疼痛,可伴有噁心、嘔吐或血性腹瀉,一般24小時內排黑色或鮮紅色便。 應注意詢問是否合併心血管系統疾病,年輕人應注意是否長期口服避孕藥。 體驗發現: 可有左下腹或全腹壓痛,有時左骼窩可觸及"腫塊"。 肛指檢查指套帶有血跡。 嚴重者有腹膜炎或休克等表現。 輔助檢查: 可有貧血和白細胞增高,便常規見紅白細胞。 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充血、水腫及褐色粘膜壞死結節。

  5. 缺血性腸炎是由於 結腸 缺血 而得的一種結腸病也就是某一段結腸組織由於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導致該段腸壁損傷或 壞死 。 腹痛 、血便、 腹瀉 被稱為缺血性腸炎的三主征。 70%~100%的患者有腹痛 症状 、腹痛的特點為突發的、瀰漫性的中腹部 絞痛 ,70%病例首發症状為血便或腹瀉,少數患者首發症状為 嘔吐 、 頭暈 或 里急後重 。 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現的時間多在飯後1h左右,可以自行緩解。 但有些患者疼痛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以後可出現鮮血便,並伴有腹瀉。 其原因可能是,餐後人體大量 血液 集中於 上消化道 ,造成原已供血不足的結腸血液更為減少或絕對供血不足,產生結腸 黏膜 急性 缺血性壞死 潰瘍 而出現 便血 。 本病作 結腸鏡檢查 ,可明確 出血 部位和作出診斷。

  6. 缺血性腸炎是由於 結腸 缺血而得的一種 結腸病 ,也就是某一段結腸組織由於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導致該段腸壁損傷或壞死。 腹痛、 血便 、腹瀉被稱為缺血性腸炎的三主征。 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狀、腹痛的特點為突發的、瀰漫性的中腹部絞痛,70%病例首發症狀為血便或腹瀉,少數患者首發症狀為嘔吐、頭暈或里急後重。 缺血性腸炎. 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現的時間多在飯後1h左右,可以自行緩解。 其原因可能是,餐後人體大量血液集中於上消化道,造成原已供血不足的結腸血液更為減少或絕對供血不足,產生結腸黏膜急性缺血性壞死潰瘍而出現便血。 本病作 結腸鏡檢查 ,可明確出血部位和作出診斷。 鏡下可見 結腸 黏膜 發生單發、直線型淺且較長的潰瘍,潰瘍處常有正常黏膜。 本病輕的經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較好。

  7. 2023年1月20日 · 缺血性結腸炎是由於結腸血管閉塞性或非閉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結腸供血不足為主要症狀的一組綜合徵缺血性結腸炎多由腸繫膜上動脈的中結腸動脈右結腸動脈非閉塞性缺血所致少數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閉塞性缺血所致。 本病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其中半數患者有 高血壓 病、 動脈硬化 、冠心病、 糖尿病 。 男性略多於女性,以急性腹痛、 腹瀉 和 便血 為其臨牀特點,分壞疽型、一過型和狹窄型。 外文名. ischemic colitis. 就診科室. 基本外科. 多發羣體. 50歲以上的老年人. 常見發病部位. 結腸. 常見病因. 腸繫膜動脈的創傷、腸繫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性休克等. 常見症狀.

  8. 2022年10月22日 ·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可能包括: 突发或逐渐出现的腹部疼痛、压痛或痛性痉挛. 大便中有鲜红或褐红色的血;有时可能只有血而没有大便. 急迫的排便感. 腹泻. 恶心. 如果症状出现在右腹部,则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 与左侧结肠炎相比,这种情况更少见。 右侧结肠炎患者往往有更多基础病,例如高血压、房颤和肾病,而且更有可能必须接受手术,死亡风险也更高。 何时就医. 如果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请立即就医。 如果腹痛难忍,以至于无法安静地坐着或找到舒适的姿势,则属于医疗紧急情况。 如果您出现血性腹泻等令人担忧的症状,请联系医务人员。 尽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申请预约. 病因. 结肠血流量减少的确切原因并不总是很明确。 但有几个因素会增加患缺血性结肠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