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美荷樓歷史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預訂Yha美荷樓青年旅舍,Agoda價格保證! 鎖定今日至抵價,無需即時付款,更可免費取消訂單,靈活度最高!

搜尋結果

      • 美荷樓 ( Mei Ho House )係 香港 第一批徙置大廈之一,喺 石硤尾 ,亦係現存歷史最耐嘅徙置大廈,而家係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 呢座樓係1954年落成嘅頭8座石硤尾徙置大廈之一,原本叫做 H座 。 1973年撥入石硤尾下邨成為 第15座 ,1981年改叫 第41座 同時多咗個名美荷樓。 美荷樓喺2005年封閉,不過佢被列為歷史建築冇拆到。
      zh-yue.wikipedia.org/wiki/美荷樓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美荷樓 (英語: Mei Ho House ),位於清拆後分期重建的 石硤尾邨 ,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 徙置大廈 [1] ,獲評為 二級歷史建築 [2] 。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 港元 改建為 美荷樓青年旅舍 及旗下之 美荷樓生活館 ,於2013年12月開幕。 歷史 [ 編輯] 雙十暴動 期間, 防暴隊 在 石硤尾徙置區 與群眾對峙,美荷樓外牆懸掛大型「雙十」徽牌(1956年)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 中國大陸 難民湧港,石硤尾 木屋區 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1953年12月25日晚, 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 ,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 徙置大廈 。

  3. 美荷樓 (英語: Mei Ho House ),位於清拆後分期重建的 石硤尾邨 ,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 徙置大廈 [1] ,獲評為 二級歷史建築 [2] 。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 港元 改建為 美荷樓青年旅舍 及旗下之 美荷樓生活館 ,於2013年12月開幕。 歷史. 雙十暴動 期間, 防暴隊 在 石硤尾徙置區 與群眾對峙,美荷樓外牆懸掛大型「雙十」徽牌(1956年)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 中國大陸 難民湧港,石硤尾 木屋區 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1953年12月25日晚, 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 ,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 徙置大廈 。

  4. 美荷樓屬於石硤尾邨的一部分昔日是為安置逾50,000名因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而興建為了改善居民生活邨內其他地方已進行重建而這座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則於2005年關閉直至2013年才改建成為青年旅舍並設立了1間生活館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資訊. 地址. 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 網站. https://www.yha.org.hk/zh/our-services/mei-ho-house-revitalisation-project/heritage-mei-ho-house/ 電話. +852 3728 3500. 看地圖. 首頁. 資訊頁.

  5. 歷史背景. 荔石硤尾 標誌著政府公共房屋的開始。 屋 源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 災後政府肩負起安置因大火失去家園之居民以及其他寮屋居住者的重任 原本包括了28座第一型大廈及1座第二型大廈而美荷樓是8座最早期的6層高H型第一型大廈的其中之一於1954年建成。 「H型大廈屬於第一型徙置大廈中最早期的設計而美荷樓則為現時香港僅存的H型大廈見證著香港徙置及公共房屋的發展。 建築特點. 建築本身為徙置大廈,因此其設計以簡單基本為主。 建築樓高6層,由一中央部份將相同的兩翼住宅單位連接而構成H型。 大廈不設電梯上落,樓梯設置在兩翼末段。 兩個單位互相背靠,由單位外的開放式公共走廊連通。

  6. 2021年10月27日 · 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不幸發生大火,多達五萬人頓時流離失所。 於是,在其後近十年期間,港英政府在災區原址建起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的兩層高建築——「包寧平房」。 除此以外亦興建起七層高的徙置大廈。 每個單位容納五位成人,單位內並沒有水和電供應。 若居民想用水電,則要到位於兩翼中央部份的廁所及淋浴間,或者是公共水龍頭。 所有單位外均由被稱為「冷巷」的走廊所連接。 這裡亦是家家戶戶納涼和小孩子玩耍的空間。 當時,每戶的月租是10元,另外需額外加一元的水費。 美荷樓原來並沒有名字,只是因其外型酷像英文字母「H」字而被稱為H座。 直至1981年才正式被命名為美荷樓。 2010年,美荷樓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更被保留至今,活化成青年旅舍。

  7. 歷史背景. 2.2 . 建築特點. III. 用地資料. 3.1 . 位置. 3.2 . 用地界線. 3.3 . 用地面積. 3.4 . 主要基準線水平. IV. 建築物資料. 4.1 . 建築物. 4.2 . 歷史評級. 4.3 . 用途分配表. 4.4 . 建築用料. 4.5 . 內部通道. 4.6 . 主要改建及加建工程. 4.7 . 結構評估. 4.8 . 屋宇裝備及公用設施.

  8. 历史背景. 荔石硖尾 标志着政府公共房屋的开始。 屋 源自1953年石硖尾寮屋区大火。 灾后,政府肩负起安置因大火失去家园之居民以及其他寮屋居住者的重任。 屋 原本包括了28座第一型大厦及1座第二型大厦而美荷楼是8座最早期的6层高「H型」第一型大厦的其中之一于1954年建成。 「H型」大厦属于第一型徙置大厦中最早期的设计,而美荷楼则为现时香港仅存的H型大厦,见证着香港徙置及公共房屋的发展。 建筑特点. 建筑本身为徙置大厦,因此其设计以简单基本为主。 建筑楼高6层,由一中央部份将相同的两翼住宅单位连接而构成H型。 大厦不设电梯上落,楼梯设置在两翼末段。 两个单位互相背靠,由单位外的开放式公共走廊连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