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7日 · 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指出,坊間認為柏金遜病患者只會出現身體僵硬或手震等病徵,但其實是患者腸道先開始受損,之後影響患者嗅覺、情緒及睡眠,指柏金遜病和其他腦退化病「喺腸道開始」。 同系研究助理教授黃蓓解釋,腸道細菌的改變可影響腸道以至腦部健康,柏金遜病患者腸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壞,導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謝產物和促炎因子更易進入腸道神經系統,觸發腸道以至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核蛋白」沉積,引發神經細胞死亡。 團隊:定時運動高纖食物可紓緩失衡. 榮潤國提到,約有10%至20%的RBD病人睡眠時會做出暴力行為,建議病人需即時清除家中「武器」,特別留意家居安全及牀邊利器,以免受傷。

  2. 2020年12月7日 · 【明報專訊】Young old唔易做!我們到了這年紀,雖然可以卸下養育兒女的重責,但另一邊廂,要照顧old-old父母長輩的擔子就愈負愈重,無法放下。同輩中,有很多要為摯愛做決定的煩惱:是否需要遷居同住,還是安排入住老人院?聘請外傭照顧,或是安排移居海外與其他兄妹一同生活?應該為他們 ...

  3. 4 小時前 · 教大兩位學者還提出幾項精準扶貧建議:(1)改善經濟支援措施,特別針對貧困家庭中的兒童和長者,包括改善長者醫療服務、提高福利金額;(2)關注貧窮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提供心理健康支援服務,特別是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3)對於有 ...

  4. 2023年9月17日 · 長者肌肉會隨年紀流失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英國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表示吸收足夠蛋白質有助減低肌肉流失速度建議長者攝取蛋白質可以吃魚類蛋及豆腐等一般較易消化身體相對容易吸收。 進食分量方面,則可按健康飲食金字塔(見圖2),每日喝一至兩杯奶,以及進食5至6兩富含蛋白質食物(包括肉、魚、蛋)。 黃蘊芝提醒,均衡飲食以外,亦要配合適量運動。 長者進食含蛋白質食物注意事項. ‧ 肉、魚、蛋每日合共進食分量5至6兩,宜分開兩至三餐吃。 ‧ 雞蛋一般可每日一隻,或以兩隻蛋白代替;如膽固醇較高,每周吃兩至三隻便足夠。 ‧ 肉類、海產、雞蛋等食物必須煮熟,不宜吃生雞蛋及太陽蛋。 知多啲:一兩肉是多少? 一個乒乓球 = 約1兩肉. 一隻手(連手指及手掌厚度)= 約5兩肉.

  5. 2024年4月27日 · 惟有從事拾荒的長者稱,正式實施垃圾徵費後,因應成本上升或不會繼續拾荒,「影響一定有,拾荒為清潔香港,要出錢執垃圾,就未必執。 研究在去年11月18至24日進行,於全港18區共84間回收舖及11輛回收街車,共接觸914位受訪者,收集到701份有效問卷,當中超過七成受訪者年齡介乎60至79歲。 研究指出,根據數據推算,全港拾荒者人數介乎2791至3456人,每天回收量介乎138.17噸至159.25噸。 整體拾荒者工作年期中位數由4年增至7年,從事拾荒工作3年或以上之人數比例升至70.5%;每周工作中位數由5天增至7天;平均每日買賣增至2.64次,工作時數增至5.27小時。

  6. 2022年3月18日 · 新冠疫情揭示照顧短板. 新冠疫情亦揭示了照顧長者人手及財政資源上的短板。 研究顯示照顧者當中為數不少是長壽長者的子女他們自己都已經是長者或已達耄耋之年照顧百歲父母時都身心俱疲形成了以老護老」、「金齡照顧高齡的情况不少照顧者需要以自己的退休金供養父母加上現時百業蕭條這些家庭的財政亦遇到困難。 最近香港更出現青年和中年人士增加移民情况,年老的父母通常會留守原居地,父母更容易變為「空巢老人」。 若長壽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照顧情况更見慘烈。

  7. 2024年2月26日 · 根據九龍醫院研究,病人進食100克Bonbon餐,較進食120克傳統糊餐可攝取更多熱量及營養(見表),尤其是蛋白質、纖維及鈣,同時會攝入較少的膽固醇和嘌呤。 九龍醫院言語治療師陳徵信稱,部分中風或柏金遜症病人會因腦部受創,影響舌頭或吞嚥肌肉的協調能力,進食較稀食物時反而容易「落錯格」,經評估後會建議進食Bonbon餐。 中風翁吃光 拍照「記滿足感」 黃綺雯補充,曾有一名中風90歲伯伯出現說話及吞嚥困難,經評估後需進食糊餐,但伯伯常拒絕進食,每次只吃一半或四分之一,導致營養和精神跟不上,但伯伯首次看到Bonbon餐時,因賣相吸引,不單願意嘗試,更全部吃清,還叫醫護為他拍照留念,「說要記錄可以完成那份餐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