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耳背粉瘤圖片 相關

    廣告
  2. 深圳福祥地址:深圳羅湖口岸的羅湖1號大廈,春風路3033號,出羅湖口岸步行百米即到. 深圳人民醫院主任親診,多種粉瘤(皮脂腺囊腫)診療方案,供選擇,治癒唔復發,立即預約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28日 · 00:00 00:00. 1x. 粉瘤又稱表皮囊腫是常見的皮膚良性囊腫症狀是皮下一顆硬硬的突起物粉瘤原因可能是磨擦悶熱所致常長在鼠蹊部腋下粉瘤會自己好嗎? 治療粉瘤要手術? 2023-06-28. .文 / 陳蔚承. .諮詢專家 / 志勛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偉迪.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粉瘤是什麼?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英文 Epidermoid Cyst),是皮膚科中最常見的皮膚良性囊腫,表面突起、表面開口有黑色或白色的物體,外觀像粉刺。 推薦閱讀:粉刺清除正確方法不留疤! 皮膚科醫教5招預防粉刺形成. 粉瘤的成因? 粉瘤會長在哪裡? 長粉瘤的原因目前還不明確。

  2. 2023年3月6日 · 粉瘤英文Epidermoid Cysts)是皮膚下的良性小腫塊,由角蛋白積聚而成,內含脂肪酸及油質分泌物。 粉瘤通常不會發展成癌症亦沒有傳染性。 它們可以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面部、頸部和軀幹。 為何被稱為「粉瘤」? 當皮脂腺出口管道受到阻塞,皮脂分泌物積聚便會形成囊腫,由於擠壓時會滲出粉狀分泌物,故這些囊腫又稱「粉瘤」。 粉瘤的種類. 粉瘤在醫學上並無明確分類,但常常會與「皮脂腺囊腫」(英文︰Sebaceous cyst)混淆,其實兩者是有不同之處。 而最大分別在於皮脂腺囊腫只會出現在 皮脂腺(英文︰Sebaceous gland),而且較為罕見。 粉瘤、粉刺和瘜肉有什麼分別?

  3. 表皮囊腫俗稱粉瘤基本上是一個囊帶狀的構造裏頭包裹著某多粉刺般臭臭的物質開口可有可無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而且它會發生在身體皮膚任何位置常見的位置例如臉部耳朵男生陰囊部位等它產生內外在變化的速度每個人不一有的人經過數年還是小小一個也有人幾個月就成長變大。 目前在臨床上,對其產生的原因並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我通常只能回答是「體質問題」;一般有粉瘤的患者,多半不只一顆,我自己兩邊的耳垂和右大腿內側也都有發生。 表皮囊腫(粉瘤)解剖構造. 表皮囊腫(粉瘤)發生在一些部位會不舒適(圖為 胯下的表皮囊腫) IF. 如何和其他的腫瘤區分?

  4. 其他人也問了

    • 甚麼是粉瘤(Sebaceous Cyst)?
    • 成因
    • 治療方法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粉瘤即為皮脂腺囊腫,是常見皮膚問題之一,屬於良性,通常生長在面部、頭皮、胸或背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常見於 30、40 歲人士,男女病發比率為 2:1。粉瘤的生長速度很慢,基本上沒有其他症狀,因此常被誤認為是暗瘡。

    因皮脂腺出口管道受到阻塞,令皮脂分泌物積聚形成的囊腫;因擠壓時會滲出粉狀分泌物,故又稱「粉瘤」。因為症狀不明顯,加上生長速度較緩慢,所以不少患者常將粉瘤誤認為是暗瘡。但與暗瘡不同,粉瘤藏於表皮以下的真皮層,亦不會自行消退,需要以手術方式將囊袋完整移除。

    外科手術治療:

    患者如發現身體長出粉瘤,應盡早向醫生求診,可以考慮是否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此手術以局部麻醉,可於門診進行,屬於簡單的小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粉瘤發炎,則需先以抗生素治療,待炎症痊癒後再進行手術;若抗生素無法控制炎症,或需將膿腫切開引流,手術後翌日即可上班上學。

    激光治療︰

    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在粉瘤周邊位置製造切口,將包裹著粉瘤的囊袋完全移除,以防皮脂及角質反覆在囊袋積聚,造成復發。相較使用手術刀,傷口出血量較小,復原亦較快。 由於粉瘤屬於良性組織,囊袋的表面、邊界及整體結構比較完整平滑,手術切口亦相對整齊,如傷口護理妥當,縫針過後的疤痕一般不太明顯。

  5. 2017年9月11日 ·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 Epidermoid Cyst ),在外觀上看起來有時候就像比較大顆的閉鎖性粉刺,常常長在臉部、頭皮、頸部、耳朵、軀幹⋯⋯等部位,在四肢則比較少見,大小從直徑幾公釐到幾公分都有可能。 粉瘤顏色通常會是接近膚色,如果感染或發炎時則會出現紅腫。 粉瘤和粉刺最大的差異在於 粉瘤多了一個囊袋 。 目前醫界認為是因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後導致毛孔的上皮細胞增生,因此產生了這樣的囊袋結構。 這個囊袋結構會由上皮組織以及纖維組織構成,而原本應該要從毛孔的開口排出的代謝產物像是皮脂和角質,就被這個囊袋包住,慢慢累積就會形成一整包的粉瘤。 有些粉瘤會伴隨著一個長在中央的開口,有些則無。 有開口的粉瘤上,部分露出的皮脂和角質會被氧化,就會出現類似黑頭粉刺的一個小黑頭。

  6. 2013年10月1日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陳小姐臀部內側出現一小塊突起剛開始不痛不癢可以擠出白色的分泌物後來卻愈變愈大顆影響到坐姿與日常活動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粉瘤粉瘤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表皮囊腫表皮樣囊腫」,好發於成人罕見於孩童全身部位都有可能長常見的位置包含臉部耳垂耳後背上或陰部。 有些人以為是濕熱、骯髒等原因引起,但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說,目前坊間流傳的原因只能當成是合理的假說,粉瘤真正的形成原因不明,且一年四季都有接獲病例,並不僅限於夏季。 推薦閱讀:粉瘤是什麼? 會自己消嗎? 粉瘤原因和治療手術一次看. 皮膚科診所院長李士虹指出,粉瘤可能是因為外傷造成,如經常摩擦或穿耳洞,不過也有例外。

  7. 2024年3月27日 · 英文名稱:Epidermal cyst. 別名:表皮囊腫、表皮樣囊腫、皮脂腺囊腫. 粉瘤是什麼? 粉瘤是皮膚病中常見的皮下腫塊疾病之一,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誘發。 主要因皮脂腺阻塞或外力穿刺傷而形成。 特徵為膚色的皮下突起,鼓起的表皮中心常會看到一個小黑孔,有時稍加擠壓,會跑出一些帶酸臭味的粉狀物質,因此又有粉瘤之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