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5日 · 內容分析. 用今天的話,「與」就是付出,「取」就是回報。 「與」和「取」,「付出」與「回報」之間,有着密切的因果關係,正如要領取薪酬要先幹活,要獲得上司信任賞識要先做好份內工作,要得到下屬敬重必先恩禮有加。 沒有付出,又何來回報? 只「取」而不「與」,看似得益最大,其實卻在不斷消耗本身的能量。 例如錦衣玉食的紈絝子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最後坐吃山空,活不下去了。 不過,桓譚這話所講的付出,主要針對「給與別人」: (表) 應用與感悟.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有付出才有回報。 劉備三顧草廬、孔明鞠躬盡瘁、王祥卧冰求鯉、孔融讓梨、梁鴻夫婦舉案齊眉,都是感情上,以至物質上的付出,故忠孝之名、兄友弟恭的關係、夫妻間的恩愛,就是隨之而來的得着。

  2. 2021年10月29日 · 經典金句存小善去小惡. [2021.10.29]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裴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語譯. 不要因為小小的壞事就隨便去做,也不要因為小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出處和背景. 這句話出自三國雄主劉備的遺詔 ...

  3. 2022年3月18日 · 人無不追求財富,愛惜自己生命,但為了堅守道義,我們有時不得不放下求取富貴的欲望,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的內在約束機制! 當我們懂得道義所在,這一顆追求道義的心靈,就會約束種種不義行徑。 不過,遇上困頓的處境 (窮),它就會受到更大的考驗。 有些人平時總能見義勇為,給老人家讓座,做義工服務,甚或捐血,都沒有太大損失,可以不拘小節;一旦遇上生死利害關頭,在義利之間,或者道義和性命之間作出抉擇,就是另一回事了。 《論語?泰伯》記載了曾子一句話:「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君子人與? 君子人也。 」可以託付孤兒,可以託付國家命運,面對生死關頭也不會動搖,那是君子嗎? 那當然是君子了。

  4. 2022年4月1日 · 經典金句善體親心 此時有子不如無. [2022.04.0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許多人自誇對父母如何體貼、如何慷慨,卻往往單從個人角度出發;真正的孝道,是善體親心,能夠從父母的處境去理解他們的需要,體會他們的感受。.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 ...

  5. 2018年4月13日 ·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6. 應用與感悟. 好學求知、用心待人、內省求進,都必須與道義相配合,方能促使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 反之,那些蜩鳩之智、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對修養並無好處;至於利令智昏、假仁假義和好勇鬥狠等,一旦牽扯上利益和意氣,更會誤人誤己。 其次,知仁勇三者的修煉,必須持之以恆,方能不斷提高。 但要花畢生的時間去努力和堅持,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再者,到達這個止於至善的境界,那種心理狀態又是怎樣的? 《論語?子罕》說:「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用簡單的三話,描述了知仁勇三達德的修養境界。

  7. 2018年3月9日 · 三、善用多元化修辭手法. 比喻. 「花千樹」 以千萬棵樹的花朵借喻滿城花燈。 「更吹落、星如雨」 以如雨點般墜下的星星來比喻煙火繁多耀目,描寫了元夕夜花燈燦爛密集,極具動感。 誇張.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描寫元夕夜的花燈就如同千萬棵樹的花朵,被春風吹過,一下子全都開放了,天上煙火如星火落下,刻意誇大花燈的數量,營造元宵節熱鬧的氣氛。 「寶馬雕車香滿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