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日 · 胃痛之病因病机,前人从虚、寒、气、血、食等分别论述者多,若于病机单纯者,固然不错,但属于疑难病范畴的胃痛,大多虚实交错,寒热混杂,气滞血瘀,升降失常。

  2. 2022年4月10日 · 本文对刘渡舟治疗胃痛十二法进行系统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温胃散寒 行气止痛法. 若脘腹受寒,或过食生冷,而致寒积于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而致气血迟涩,其性收引而致脉细急,故发胃痛。 症见: 胃痛甚剧,每因受寒感凉或饮食生冷而得之,性喜热食,畏寒喜嗳,得热痛减。 舌苔白,脉弦紧或弦迟。 治则: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以良姜止痛饮治之。 组成:高良姜9g,砂仁6g,柴胡9g,紫苏9g,吴茱萸9g,炙甘草6g。 若胃冷痛,腹肌痉挛甚至胃寒痛,脉沉迟而微,手足凉,苔白者,用大建中汤治之。 高良姜. 消食导滞 清利湿热法. 若饮食积滞日久,生湿化热,或素有湿热又与食积互结于肠胃,食积内停,阻滞气机,则胃脘胀痛。

  3. 胃热胃热,重则即谓胃火。 引起胃热的原因有很多,如嗜酒、喜欢吃辛辣和煎炒燥热的食物等,表现为胃痛有灼热感,常伴口渴、口苦、口臭,甚至出现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胃热的人喜欢喝冷饮、吃冷食,因为入肚后会带来舒适感。 胃热疼痛也分虚实证,实证即胃火过旺,疼痛较剧并伴有烧灼感,有口臭或牙龈肿痛、大便干结。

  4. 2021年9月23日 · 对于实性胃痛,刺激中脘穴可护胃、止胃痛; 补充胃中阳气,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帮助排便; 疏调脏腑、理气和胃、行滞消食。

  5. 2021年6月20日 · 症状:近一个月来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并且伴有胃脘疼痛,连及胁肋,胀闷不适,食后尤甚,无其它明显症状。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肝胃气滞

  6. 2021年9月28日 · 答: 一般来说,对于病程较长或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食道狭窄: 正常食管黏膜是不会接触酸性物质,而胃食管反流会导致胃腔酸性物质(胃酸)对食管黏膜细胞损伤,长期会形成瘢痕组织。

  7. 2022年3月13日 · 1、保和丸. 成分: 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功能主治: 消食,导滞,和胃。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临床应用: 可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部不适。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体虚无积滞者不宜服用。 不适用于因肝病或心肾功能不全所致之饮食不消化,不欲饮食,脘腹胀满者。 身体虚弱或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 2、大山楂丸. 成分: 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 功能主治: 开胃消食。 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脾胃虚弱,无积滞而食欲不振者不适用。 脾胃虚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