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膝蓋筋痛 相關

    廣告
  2. 有效改善肩頸、腰背、關節、坐骨神經等痛症,消除痛楚,改善機能、延緩關節及肌肉衰老,效果顯著. 去痛成功率達95%,領先15年,No.1去痛症專家,多項國際專利技術,真正從根源解決痛症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5年6月24日 · 膝蓋疼痛可以大致上分為三個方面. 1. 膝蓋某個位置的疼痛、水腫、發炎反應,或是不正常的聲響. 2. 整個膝蓋腫脹或無法彎曲. 3. 膝蓋疼痛合併膝蓋穩定度變差,或是無法順暢地彎曲活動膝蓋、跛腳. 膝蓋內側疼痛. 膝蓋內側是膝蓋疼痛最常見的位置。 膝蓋內側的疼痛可能是來自於內側的關節炎 (osteoarthritis),滑囊炎 (bursitis),最常見的是鵝足滑囊炎 (anserine bursitis),內側副韌帶 (MCL,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扭傷,及內側半月軟骨 (medial meniscus)破裂,脛骨平臺 (tibial plateau)的骨折。

    • 膝蓋痛原因有哪些?這5個位置痛分別代表什麼?
    • 膝蓋痛怎麼舒緩?如何解決?日常如何保養?
    • 常見qa

    A. 膝蓋前側

    1. 髕骨疼痛症候群 (PFP​​S):膝蓋反覆受到壓力,例如慢跑、蹲下或跳躍,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膝蓋骨和大腿骨之間過度摩擦造成。醫生有時稱其為跑者膝。 2. 髕腱炎:膝蓋中的髕腱將膝蓋骨連接到脛骨上,此部位發炎常發生在經常需跳躍的運動中,比如籃球和排球,因此又被稱跳躍膝。 3. 髕骨下脂肪墊症候群:通常是由於膝蓋反覆受到壓力或外傷造成,又被稱為 Hoffa’s disease。 4. 前十字韌帶損傷:此情況常發生在運動時,如果突然減速、停止或改變方向,造成膝蓋過度伸展造成。 5. 退化性膝關節炎:隨著年紀越大,關節會發生結構變化,是膝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B. 膝蓋內側

    1. 內側副韌帶受傷:內側副韌帶將大腿骨連接到脛骨,幫助穩定膝蓋。當膝蓋受到外力扭轉或過度使用膝蓋,則可能會發生撕裂。 2. 半月板損傷:半月板就像是膝蓋的避震器。除了發生在運動時,也可能因年齡增長磨損。

    C. 膝蓋外側

    1. 髂脛束症候群:髂脛束是一條厚厚的結締組織,從臀部外側一直延伸到脛骨。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見,從事重複運動,例如騎自行車的運動員是高風險族群。 2. 外側副韌帶損傷: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的四大韌帶之一,連接股骨和脛骨的外側,主要負責穩定膝蓋的外側。當拉伸超出正常範圍,就可能導致韌帶部分或完全撕裂。

    如何舒緩:

    1. 充分休息:膝蓋疼痛時暫時休息,可以緩解發炎及疼痛。 2. 冰敷:使用冰袋冰敷可以幫助減輕膝蓋疼痛及消腫,不要將冰塊或冰敷袋直接放在皮膚上,一次冰敷 15 到 20 分鐘,一天可重複幾次。 3. 支持:根據您的診斷,膠帶、支架、夾板、包裹物、帶子或石膏等支持可能會有所幫助。 4. 使用消炎藥物來舒緩發炎及疼痛。

    日常保養:

    1. 保持健康體重是預防膝蓋受傷的最佳措施之一,過重的體位會使關節承受額外的壓力,增加受傷和骨關節炎的風險。 2. 運動時先充分熱身,漸進的增加運動強度,或尋求專業人員協助,確保在運動中的動作是正確的。 3. 肌肉無力是膝蓋受傷的主因,加強核心及股四頭肌群,有助膝蓋周圍的肌肉更有效地協作。 4.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果已患有骨關節炎、慢性膝部疼痛或者反覆受傷,可能需要考慮改成游泳、水中有氧運動或其他的低衝擊性活動,就可能得到緩解。

    Q1.膝蓋後面痛?

    A1. 膕肌是一條脛骨連接到股骨的一塊肌肉,是膝蓋後外側最重要的結構,當膝蓋後面痛是,有可能就是這條肌肉,或是後十字韌帶的發炎造成。

    Q2.膝蓋後面的筋會痛怎麼辦?看哪科?

    A2.筋痛可能是因膕窩囊腫,或是隨著年齡增大,導致膝蓋關節囊獲肌肉損傷、痙攣,就會出現小腿後的酸痛,應至骨科或復健科治療。

    Q3.膝蓋腫痛如何消腫?

    A3.除了使用醫師開立的消炎藥物,冰敷及足夠的休息都可以幫助消除腫脹。

  3. 2019年11月11日 · 膝蓋痛 可以用幾個方法先簡易判斷. 位置—前側、外側、內側、深部、後側. 觸摸—摸得到的、摸不到的. 年齡—年輕人、稍長的. 深層的、奇怪的—粉奇怪,明明就會痛,但摸不到找不到. 膝蓋痛的原因【位置區分】 上面一點的前側痛大概是 股四頭肌肌腱炎 。 在中間部位,髕骨周圍的,可能是 跑者膝 、膝積水。 下面一點的可能是 跳躍膝 。 跑者膝(Runner’s knee, PFPS) ,不一定要跑步才會得跑者膝! 跑者膝是 髕骨疼痛症候群 的簡稱。 簡單講就是髕骨周邊一圈痛,上下左右都有可能,還可能會換地方。 膝關節積水(Knee effusion) ,會覺得膝蓋脹脹的,想蹲但是蹲不下去。 膝關節積水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 處理也很簡單,水多則抽+打針,水少則復健休息。

  4. 2022年11月23日 · 膝蓋痛簡介. 膝蓋痛,令人步履蹣跚,上落樓梯、跑步、蹲下、膝蓋彎曲,甚至行路、久坐等都會引發膝蓋痛,每逢翻風下雨更會風濕痛。 想了解更多膝頭痛的原因及症狀,請參閱「 【膝蓋痛】如何解決? 了解9種原因、運動、 飲食、舒緩及治療方法。 」。 至於要進一步認識膝蓋痛位置, 則可看「 【膝蓋痛位置】內外、前後側痛分別全面睇,了解自我檢測方法。 有膝蓋痛都要多做運動. 受膝關節痛困擾人士住住長時間休息不動,但長期缺乏運動或拉筋,會令膝頭痛惡化。 保持適量運動可防止由減少活動造成的惡性循環問題,如膝關節及肌肉繃緊、乏力、不協調,增強腿部肌肉及骨質,而且有助減重,並促進膝頭痛康復。 同時,運動過程中會產生抗痛物質,令人有舒暢的感覺。

  5. 2018年10月11日 · 膝蓋痛可以用幾個方法先簡易判斷:位置(前側/外側/內側/深部/後側)、觸摸(摸得到的/摸不到的)、年齡(年輕人/稍長的)、深層的、奇怪的(明明就會痛,但摸不到找不到)。. 這篇教你膝蓋痛的自我檢查判斷方法以及治療方式,大家要 ...

  6. 2022年12月15日 · 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又稱「跑者膝」。. 由於膝蓋長期重複性屈伸,膝蓋外側筋膜「髂脛束(Iliotibial band)」持續繃緊而發炎,而引起 膝蓋外側痛 。. 跑步時會感到膝蓋、大腿或小腿外側疼痛腫脹,運動後髕骨(菠蘿蓋)周圍都會感到 ...

  7. 2023年7月16日 · 常常有個案說: 膝蓋後面的筋會痛!檢查後發現其實是膝蓋出現積水,當積水量大的時候,會充滿整個膝蓋的關節內部,而水會往低處流,當我們坐著或躺著的時候,積水就會在膝蓋的後面,造成膝蓋後面有一整條腫脹不舒服的區域,這時候應該要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