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9日 · 蔡淑鈴說明明年希望給加入家醫計畫的診所獎勵可由現行醫療點數每點約 ‧八元提高到每點一元,表現佳者可獲得更多回饋,偏鄉也可保障回饋 ...

  2. 2024年1月25日 · 2024/01/25 09:54.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經濟不振醫保費用年年高漲許多中國民眾負擔不起高額保費無奈退保光前年就有2500萬人退出醫保兩岸人士表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及投保人數漸減,中國人的健康品質將為之下降,也會對中國綜合國力發展構成挑戰,值得台灣關注。 中國國家醫保局發布的「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46億人,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投保人數大減2517萬人;去年2月起,中共在多個省市試圖推行醫療保障改革,已經引起多地抗議,又以武漢退休人員大規模抗議每月個人帳戶補貼金額減少,上街示威遊行最為激烈。

  3. 2023年9月18日 · 劉林義說明,家醫大平台參照英國制度規劃,對象為現有家醫計畫服務的六百萬名慢性病患者,會保留彈性名額供診所評估納入,透過串連個人醫療紀錄,以資訊共享方式整合醫院、診所、藥局、長照及居家服務,落實分級醫療,翻轉過去民眾一窩蜂往大醫院集中趨勢。 劉林義也提到,日前公告放寬規定,居家腹膜透析治療腎友可透過視訊與醫師互動,家醫大平台將評估加入遠距醫療追蹤個案健康情形,並研擬適當回饋機制增加轉診誘因;該計畫需先招標,預計本週總額協商爭取相關經費,明年投入建置與試辦。 衛福部事司司長劉越萍指出,視訊診療等新科技時代來臨,目前「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正在研議修訂,面對超高齡、沒有人口紅利的社會,醫院與診所不再是競爭關係,而是朝建立合作共好的目標前進。

  4. 2022年12月5日 · 部分負擔新制一延再延,部分界人士私下不滿指出,「使用者付費」這一步這麼久都走不到,還談什麼健改革!. (資料照). 2022/12/05 05:30 ...

  5. 2019年1月3日 · 2019/01/03 06:0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為了避免護理人員過勞影響病患護品質,衛福部護病比入法預計今年七月上路,醫學中心護病比必須達到至少一比九;健署昨更宣布,今年將挹注約十億元用於住院護理費加成,當醫學中心護病比小於一比七時,可獲給付加成二十%,同時調高重症的加護病房護理費,以提高醫療品質。 二 一四年曾有學術研究發現,台灣護病比高達一比十三,遠高於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僅一比七、英國一比八。 護病比入法七月上路 違規將開罰. 事司科長呂念慈表示,預計今年七月護病比入法,在「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範中,醫學中心護病比須達一比九、區域醫院一比十二、地區醫院一比十五,除人力臨時變動而不符者可限期改善外,其餘可直接依「醫療法」開罰一萬元至五萬元不等,草案目前預告中。

  6. 2016年4月14日 · 2016/04/14 06:00. 〔記者吳亮儀、蔡淑媛/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新增「人體試驗管理辦法」,讓有在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研究的醫師可額外替患者做細胞治療,提供癌症末期、無藥可的患者治癒希望,是「升級版」的「恩慈條款」。 新規定今起上路,醫師或醫院可依規定提出免疫細胞療法的附屬計畫申請。 人體試驗通過第一階段才能申請. 免疫細胞療法是藉由增強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控制癌細胞擴散,與傳統的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相較有副作用小、適用各種癌症的優點,但台灣仍在臨床試驗階段,這種療法也沒被核可。 新法規通過後,醫師可在做細胞治療人體試驗時,對於特定病人另訂「附屬治療計畫」,但有「但書」,只有患者命危、嚴重失能且國內沒有適合療法才能加入。

  7. 2024年1月8日 · 對此,賴競總指出,對於醫界的聲音,都很重視,賴清德本人就是醫師,立委林靜儀也是醫師,過去在立法院也反映許多醫護界的聲音。 賴競總強調在這次賴清德也提出許多具體的承諾像是平均健保點值不低於0.9」,並朝1點1元的目標邁進2024年已經以公務預算200億元挹注健保我們承諾未來之後每年至少200億元公務預算挹注健保用於提升基層醫事人員待遇包含護理人員及醫事人員針對護理工作環境改善承諾三班護病比入法上任2年內完成入法任內完成配套措施實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