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广东英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16年08月24日. 总部地点.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马路57号101室. 工商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441900MA4UU0UF91. 组织机构代码 : MA4UU0UF9. 注册号 : 441900003340415. 经营状态 : 开业.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人独资) 成立日期 : 2016年08月24日. 法定代表人 : 黄彬. 营业期限 : 2016年08月24日. 注册资本 : 1,000万 (元) 审核/年检日期 : 2020年06月28日. 登记机关 :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企业地址 :

    • 概览
    • 发展史
    • 建筑特色
    • 校园传统
    • 历任校长
    • 轶闻逸事

    中国香港官立男子中学

    英皇书院(英语: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于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书院是中国香港的传统名校之一,位于般咸道的校舍以红砖建成,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官立书院校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法定古迹。校舍建筑属于爱德华时代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英式学校建筑。英皇书院为香港英文中学之一,教学语言为英语。

    该校是战后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学。前身为政府于1857年兴办的西角官学堂(英语:West Point School)及后来于1879年兴办的西营盤官学堂(英语:Saiyingpun School),西营盤官学堂后来于1926年升格为今天的英皇书院,承传了中央书院的学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间以「新书院」迳称之,以将其与当时位于上环的皇仁书院作区别。

    现时该校般咸道校舍始建于1923年,于1926年竣工。书院学生于理学见长,毕业生及其后代多有社会名流。

    西角官学堂时期 (1857年至1879年)

    英皇书院的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857年。1850年代学校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形。香港的学校主要由乡镇自办的书馆、政府资助的皇家书馆和基督教及天主教会所办的书院所组成。皇家书馆通常是由比较开明的本地书馆所提升,才能得到政府资助。主持人须接受新事物和以新学科教授学童,其数目亦日渐增加,由1854年的5所递增至1859年的19所。西角官学堂(英语:West Point School)是当时其中一所皇家书馆,为西营盤官学堂及英皇书院的前身,于1857年建校于西角。西角官学堂后来发展成为英皇书院,英皇书院承传了她前身的遗韵,使其成为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官辨学校(英语:Government School),至今共160年历史。西角官学堂校址位于当时的西角,是由政府所设之庠序(英语:Free Village School),得政府资金支持运作,列作官办学校,或称作殖民地时期的皇家书馆(英语:Government Schools)。同年《皇家书馆则例》(英语: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s)颁布,由皇家书馆监督学院罗传列牧师(英语:Rev. W. Lobscheid)制订,香港总督宝宁爵士(英语:Sir John Bowring)批准。1861年,该校就读人数为52人。创校时共开设4个班级。西角官学堂首任校长是李镜州先生(英语:Mr. Li King-chau),自1857年开始担任校长一职,于1870年逝世。车纶阁先生在创校时担任教师,而 Chu Atuk 先生则于1859年获委任为英文老师,同时任教太平山学校。学校于1866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为本地部及客家部。1870年李校长去世后,分别由 Lau Hiu Tung 和 Ip Cheung Shin 接任本地部及客家部校长。1878年,Chan Fong 获委任为另一位本地部校长。1879年,冯扶先生获委任为另一位本地部校长,而他亦为官立西营盤书院首任校长。

    西角官学堂初期只有男生就读,1859年男生数目为62人,可分为4班,本地部及客家部分别在1868年及1872年才首次招收女生。本地部女生数目由1876年至1878年大幅增加,本地部总学生数目于1876年达100人。根据1857年至1859年香港辕门报(现称香港政府宪报)及香港政府蓝皮书,西角官学堂总学生数目于最后几年递增至200名。上课时间为上午6时至8时、上午9时至中午12时以及下午1时至4时半。本地部在众庠序中,排列最有效率第二名。 西角官学堂教师主要教授英语、中文基本书、经典书及地理,又提供本地及外国著名经典给学生阅览,包括新约圣经(英语:New Testament)、幼学、神圣的历史(英语:Sacred History)、三字经、千字文、十诫(英语:Ten Commandments)、四书、五经、缪尔黑德地理学(英语:Muirhead's Geography)、英格兰史(英语:Do. History of England)及 Trimetrical Classic ,又有 Serious of Lessons 、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Grammar、Circle of Knowledge 及地理学等英文书籍。

    西营盘官学堂时期(1879年至1926年)

    第三街校舍

    一八七七年,轩尼诗港督上任后大力推广本地及教会办理的学校,并为应付适龄学童増加而增办初中官立中学,除教授中文传统学科外更兼授英文,称为官立英文书院。一八六五年至一八九一年间,香港政府于西营盤,油麻地,湾仔,赤柱,黄泥涌,筲箕湾开办了共六间官立英文书院,当中西营盤书院便是于一八七九年在第三街三十五至四十一号成立,开办第八班至第四班(即小五至中三),又委任了刚由美国留学回来的毕业生冯扶(Mr. Fung Fu)为首任校长。他曾居于美国,并于美国接受教育。官立西营盤书院又有译作西营盤书院或西营盤官学堂。曾与孙中山先生在学的同学中,即西医书院首届入学学生,有江云万先生及刘四福先生等十一人,江、刘二人是西营盤书院的毕业生,二人皆于一八八七年与孙中山先生一同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刘于一八九五年毕业,并取得西医资格。刘四福先生与孙中山先生等人的合照是香港大学校史中最古旧学生合照。

    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于一九二六年落成,大楼依山势而建,建成之初是香港规模最大的中学,容纳学生及教师八百四十名。校舍是属于爱德华时代的红砖建筑,书院内的拱形柱廊、饰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制檐楣、围绕窗户具古典风格的石造缘饰等均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在本港颇为罕见。布局属学院式建筑风格,三翼大楼环绕中央方庭而建,中央方庭用作学校操场。在书院南翼大楼与般咸道中间建有精致的花园,建有拱形柱廊的弧形边墙。石拱廊的弧形边墙前有石座,是地下水道的上盖物,早期是预作放置英皇佐治五世像之用,但该像未运送抵港,就爆发太平洋战争,因此至今石座仍空置。

    南翼及东、北两翼

    南翼大楼为课室,向般咸道有红砖拱廊和陶立克式(Doric Order)列柱走廊。南翼地下的正面和走廊有一列由红砖砌成的罗曼式拱形石柱,而一楼和二楼的凉廊则由多条对柱修筑而成。校舍所用红砖均从英国本土入口,砖上有制造商“DWB”印记。

    东、北两翼的正面也可看到罗曼式拱形柱廊,东翼底层以红砖拱券承托,而在北翼各个砖砌拱券的上方开有纵向石圆窗,部分门道属罗曼式拱形或装有玻璃气窗的平拱式设计。

    入口门廊

    位于般咸道和西边街交界的石砌弧形入口门廊,由爱奥尼亚式花岗石柱承托,类似设计只见于香港大学解剖学馆与生理学馆大楼,建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边孔,爱奥尼亚式柱头上饰有螺旋形托座,入口大楼顶层有一个穹棱式拱顶。早期,位于般咸道和汉宁顿道交界,正门入口的弧形柱廊上,建有的钟楼和烟囱,已经在一九五零年拆去,以腾出地方在东、南两翼加建一层。

    无花果精神

    无花果精神早在六十年代起己在学校普及,象征物是一棵在一九六一年,由当时的校长郭士熙先生所种植的无花果树,该树学名是青果榕,无花果的花长于果实内,较难被看见,因外观见果不见花而得名,喻意学生要养成“朴实、谦虚,沉稳自律,实而不华、不显自彰”的高尚情操,同时是象征“不嚣张,忌傲慢,重视内在价值“的一套处世哲学。该青果㭲在校舍已有近半世纪历史。

    英雄榜

    英皇书院校内留有记录优秀学生成绩的“英雄榜”

    高桌晚宴

    英皇书院每年均会举办高桌晚宴。

    西角官学堂

    官立西营盘书院

    •Mr. Fung Fu (1879年 - 1903年)

    •Mr. W.H. Williams (1903年 - 1905年)

    •Mr. Alfred Morris (1905年 - 1926年)

    英皇书院

    •英皇书院校园底部埋藏着一条溪流,从香港大学所在地的山上一直流下来,供给喷水池用水,早期更是泳池用水来源。

    •英皇书院与旧赞育医院的红砖砌法都是''English Bond'',但旧赞育医院的红砖是一行横与一行露头砖相间,是典型的''English Bond''。墙角以每四行间一行凸出,使凸出的一行为横直相间。反观英皇书院的红砖砌法,虽然是''English Bond'',但以五行横间一行露头为特色。墙角以每五行凸出间一行平,正好与横正间砖互相呼应。而且五行七十乘三行横二百二十五约为一比二。

  2. 伊利沙伯中学(简称伊中、伊利沙伯;英语:Queen Elizabeth School,QES,QE)是香港首家政府男女英文中学,坐落于中国香港九龙旺角洗衣街与太子道西交界的小丘上,毗邻新世纪广场、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及香港布厂商会公学。 中文名. 伊利沙伯中学. 外文名. Queen Elizabeth School. 简 称. QES. 创办时间. 1954年. 校 训. 修己善群. 现任校长. 陈家伟.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 目录. 1 学校简介. 2 办学宗旨. 3 学校刊物. 4 历任校长. 5 著名校友. 学术文化艺术. 政治经济法律. 其他校友. 6 学校地址.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建校构思始于1953年,时值伊利沙伯二世登基。

  3. 公司名称. 广东英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2016年10月13日. 总部地点. 揭阳市榕城区东山1号路以南10号街以西D幢第三层. 工商信息. 知识产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5200MA4UWE8F8C. 组织机构代码: MA4UWE8F8. 注册号: 445200000104390. 经营状态: 开业.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人独资) 成立日期: 2016年10月13日. 法定代表人: 黄悦芝. 营业期限: 2016年10月13日. 注册资本: 1,000万 (元) 审核/年检日期: 2022年12月23日. 登记机关: 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 英皇佐治五世学校(英文:King George V School,简称KGV,V读作five)是中国香港 英基学校协会 属下的其中一间男女校,位于 九龙城区 的 何文田 天光道2号,总面积41,278平方米。. 作为英基学校之一,英皇佐治五世学校并不跟随香港主流教育制度;教学语言为英语 ...

  5.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英皇学院成立于1989年,在温哥华拥有两个分校,是向卑诗省教育委员会立案且获得保证的独立专上学院.1996年,英皇学院在多伦多增设另一间分校,使教育服务横跨加拿大东西两岸,学院多数学生来自亚洲地区。 英皇学院自成立以来,增加了许多专上课程,注重商业,酒店管理和电脑专科,亦提供许多与其他机构,专业单位合作的课程。 [1] 学院师资. 播报. 编辑. 英皇的管理层和讲师有多年服务亚洲学生的经验,来自北美著名学府,包括麻省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 ,史丹佛大学, 卑诗省理工学院 , 纽约州立大学 及匹兹堡大学等等。 学生顾问皆操流利的中文及外语,协助学生。 [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1张)

  6. 国王学校(The King's School,Canterbury),成立于公元597年,有着1400多年悠久历史,是 英格兰 最为古老的学校,也是欧洲最具声誉的学校之一。 校区因历史悠久,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为 世界文化遗产 ,每年会有超过100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国王学校招收的学生年龄在3岁-18岁之间,分别为国王小学(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国王中学。 学校的教育理念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终身追求,并且成为世界级领袖。 1400多年来,作为英国其中一座最负盛名的男女混合寄宿制学校,国王学校一直专注于英国本土教育,为欧洲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毕业的学生都会在 世界一流大学 继续深造。 2019年9月,英国国王学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深圳国王学校将正式开学。 [1] 中文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