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8日 · 當然最理想情況 (或上限) 是董建華當年提出的 「85,000戶一年」。 中國建築層面, 現時新訂單中,公營房屋佔僅4%。 而券商亦測算,如果公營房屋供應量提升至40,000 一年,只拉動每股盈利預測約1%。

  2. 2021年10月14日 · 1997年10月8日,特首董建華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宣布由1999年至2000年度開始,每年興建不少於85,000個公營及私營房屋單位,當中50,000個為公營房屋單位,及35,000個私營房屋單位。

  3. 2020年7月13日 · 思捷環球. 維他奶. 編輯精選. 維他奶 (SEHK:345)羅氏家族後人羅琪茵大手增持思捷環球 (SEHK:330)成為單一大股東並著手改組董事局,思捷股價急升料業務將迎大革新?

  4. 2021年8月23日 · 萬洲管理層爆醜聞 大回購前應否趁低買?. 萬洲 (SEHK:288)董事長萬隆的長子萬洪建署名文章,指控父親萬隆無申報利益及漏稅,消息令萬洲股價累跌約13%,創逾2年新低,現階段是否撈底,先要分析管理層內訌對業務發展的影響。. 更多內容: 萬洲擬斥巨 ...

  5. 2022年3月3日 · 清世指,今年浮法玻璃價格由2月初起急升,超出預期,但同時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為能源及純鹼,隨著近日國際油價上升至多年高位,而純鹼去年價格高低點相差達1倍,預期今年浮法玻璃價格會繼續上升,但難料對毛利的影響。

  6. 2019年6月17日 · GMT的看法跟高盛相映成趣。 GMT狠批長和以「使橫手」獲取高評價和廉價貸款,實情是隱藏了577億元債務。 GMT認為長和2018年的132億港元盈利增長,是從會計方法得來的,包括收購Wind Tre相關的會計調整,和2015年重組的殘餘影響。 李澤鉅的回應是「財報成本電話簿咁厚,要讀多啲書先睇得明」。 GMT今次出手,未至於引來拋售潮,但長和股價在其後兩星期共下跌了約8%。 估值是否合理 小股東很難搞清楚. 雖然兩個金融機構的評價南轅北轍,但都是基於技術性的會計及估值方法,當中亦涉及分析團隊的主觀判斷及資訊來源。 再者,金融機構有利益立場,絶非百分百客觀。 在這樣的情形下,小股東只能把這些資訊作為參考,並作多方面的觀察。

  7. 2019年9月6日 · 如今香港地產市場飽和,為了找到下一個投資亮點,新鴻基委任 華潤置地(SEHK:1109) 前主席吳向東為獨立非執,讓我們來探討其招聘策略及公司的中國發展戰略。 內地專家助開發大灣區. 吳向東為新鴻基首位加入董事局的內地人,他曾擔任潤地董事和黨委書記。 就職期間,他締造了華潤萬象城項目,帶領華潤置地形成了住宅+商業地產雙輪驅動格局,成為華潤置地最重要資產。 此模式與新地開發、收租雙軌並行策略一樣,所以可以看到新鴻基對吳向東在地產發展、 物業投資上的期望。 一直以來新鴻基業務主力於香港,2019 第一季度盈利佔集團80%,遠高於內地物業租賃和銷售的18%。 根據業績中期報告,新鴻基香港房地產銷售與去年相比下跌50%,而集團於粵港澳大灣區政策已穩中有進地在深圳、廣州和周邊城市發展新項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