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31日 · 2021-07-31 經絡按揭. 安老按揭(俗稱「逆按揭」)為退休人士提供每月穩定年金收入,然而近日網上討論區上有一名男網友網上公審女友的父母,指摘他們先斬後奏把物業「逆按揭」,父母離世後女友「咩都冇晒」。 其實退休人士把物業做「逆按揭」,並不等於子女「無咗層樓」,經絡按揭拆解當中最大迷思。 子女能優先繼承單位. 在安老按揭計劃下,當事主的父母百年歸老後,其實後人可以優先償還貸款贖回物業的權利,如果不贖回,銀行才會安排出售物業以償還貸款。 申請安老按揭前,申請人需要進行輔導,了解安老按揭的還款等安排,為了加強父母與子女溝通,可以邀請子女一同參與輔導,了解申請逆按揭的權利及法律後果。 安老按揭是甚麼?

    • 計錯借貸力/收入出現變數
    • 申請人信貸評級低
    • 物業樓契不全、凶宅
    • 收入證明不齊全
    • 成交期過短

    金管局規定按揭申請人必須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或壓力測試才能獲批按揭,如果申請人計錯借貸力或收入出現變數,要放無薪假甚至失業,有機會無法通過壓力測試及供款與入息比率,導致銀行最終拒批按揭。 【解決辦法】 申請人可考慮加入1個或以上的擔保人,對方的穩定收入便可一併加進壓力測試。 如沒有擔保人選擇,可考慮預備更多首期資金,減低貸款額以滿足相關需求,買入單位前可聯絡按揭專員進行財務評估。

    銀行會考慮申請人信貸狀況決定會否批出按揭,如果申請人的信貸評級只有H以下,或者申請人已經破產,銀行拒絕批出按揭的機會便會較大,一般在破產令解除後7至8年才可以再申請按。 【解決辦法】 申請人平日應注意自己信貸評級,準時償還卡數及貸款,如果因個別情況需要申請按揭,又遇上信貸評級問題,可與我們聯絡商討方法。

    除了申請人的財務狀況,物業狀況亦會影響銀行批出按揭態度。例如一些物業屬於樓契不全的「殘契樓」,或者物業背景問題如屬於凶宅,這些物業開價一般較低吸引買家入市,但這些物業基於影響成交量等問題,批出成數亦有機會打折,如果事件非常「觸目」,銀行有機會拒絕批出按揭。 【解決辦法】 買入物業前應仔細了解物業狀況,包括物業質素是否健康(是否有僭建或其他建築物條例問題),物業樓契等資料是否齊全、背景是否屬於事故單位等。 準買家可以向地產代理與業主及相關專業人士查詢,申請前可向按揭轉介公司進行初步估價,如果價值與市場開價出現很大出入,便要加倍小心。

    固定受薪人士的收入證明較為簡單,只需要最近財政年度的報稅表、最近3個月的僱主糧單及僱主的聘用書。 但如果屬於自僱人士便需要商業登記證、最近六個月公司銀行戶口紀錄、最近財務年度的稅單/已審核的財務報告,如果屬於專業人士,需要提供執業證書。 過往不少自僱申請人未能提供充足的財務紀錄。如果申請按揭保險,申請文件要更為詳細及嚴格,有機會需要同時提供稅單、審核財務報告、公司及個人收入紀錄。 【解決辦法】 由於不少財務文件需要時間預備,大家如不確定手上文件是否符合資格,可先與按揭專員了解,特別是如果想申請按揭保險,要求文件更多,在文件安排上更應該事前與按揭專員溝通。 一旦準備文件時遇上挑戰,專員亦能提供專業意見協助拆解。

    物業買賣期間,個別業主會提出超短的成交期,但由於銀行批核按揭至少兩星期,批核貸款時間未必能趕及物業成交。 【解決辦法】 與賣家商討,延遲成交期至接近3個月,讓銀行有足夠時間批核按揭。 不過由於估價報告通常限時只有3個月,所以盡量不要把成交期延至至4個月以上,3個月按揭批核時間已經足夠。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2. 2021年4月9日 · 騰訊被減持的啟示. 2021-04-09 嘉民Calvin. 相信近一週缸中最熱門新聞為騰訊(SEHK:700)被南非大股東減持2%,即超過1100億港元。. 股東持股由30.9%降至28.9%。. 消息一出,市場投資者皆熱烈討論騰訊去向,好友指這是撈騰訊的絕佳機會,另一邊廂亦有淡友指此乃大 ...

  3. 2019年8月29日 · 網上流傳一個「真實」故事:一位看似「蕩失路」嘅女長者,穿著一身睡衣、蓬頭垢面、在銅鑼灣鬧市「遊蕩」,一小時內有12位路人向她問好; 但當她換上日常衣服,表情、動作一模一樣,就沒有人留意到她有什麼問題 。 這個故事「耐人尋味」,但或許可以說明:一些表面「包裝」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正如我們經常聽到或提到: 系統性風險 、逆週期、流動性陷阱,但到底我們是否明白? 抑或,我們是刻意不去、或無意面對那些問題? 又或許,我們的知識存在一些「危險」的缺失,正如那位「蕩失路」嘅長者一樣? 以下,讓我們看看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察覺不到的「認知障礙」 到底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是不是在網上「搜一搜」、「看一看」就可以找到答案?

  4. 2020年9月26日 · 樓市撈底王」終買到貨 恒隆地產主席陳啟宗言論一向「惹火」,早兩、三年曾公開評論內房在港高價搶地,坦言不明白內房如何計利潤,情況一如1997前搶地,內房或覺得本港地產商是「愚昧」(意執輸)。

  5. 2022年6月7日 · 分析: 你現時的組合,主要是持有物業及債券基金,前者是「資產」,後者只是「產品」,以你的年齡情況,應持有更多真財富的比例,即是資產類。 物業方面,你已經有一定的數目,往後不用在增加相關類別資產,你長遠應該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 以你這年齡,財富仍有相當的增長力,我會建議你這刻集中在財富的增值,而不用太早追求現金流。 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應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6. 2021年5月31日 · 原因一:保費繼續增長. 然而,眾安基本面在短短三個月期間出現同樣嚴重惡化嗎? 答案顯然不是。 今年首季眾安在綫的保費收入不跌反升,期內保費收入45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28.3%。 首季眾安在綫更晉身十大財險公司之列,亦成為保費收入增長最快的財險公司。 原因二:今年繼續賺錢. 今年眾安在綫會由盈轉虧嗎?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投資者先了解去年眾安在綫成功扭虧為盈的原因是綜合成本率由113.3%下跌至102.5%。 去年眾安在綫因應疫情問題而收縮協助消費者增信的保險。 這類消費信貸保險的綜合成本率較其他類型的保險為高,2019年消費信貸保險的賠付率超過90%,遠遠高於健康險、數字生活險及汽車險。 惟去年眾安在綫已經改變策略,收縮消費保費業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