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蕭邦在他一生當中寫了19首圓舞曲其中現在廣為演奏的是生前出版的第1號到第8號的8首與逝世後發現手稿而出版的第9號到第13號均有作品編號),還有1首第14號是沒有作品編號的共14首從第15號到第19號的5首主要是他學習時期的習作雖有獨創性卻很少被演奏。 蕭邦不很喜歡維也納圓舞曲。 他所寫的圓舞曲,是精緻的沙龍風格圓舞曲,會令人聯想法國巴黎的社交界。 他的圓舞曲有實際可以拿來跳舞的,也有吐露內心情感而不適於跳舞的。 有許多是借圓舞曲節奏寫出來的抒情詩,更有一部分帶有馬厝卡風格。 蕭邦的天賦,即使用圓舞曲這種平常不過的節奏,都可以發揮其獨創性。 這些音樂比較容易彈奏,因此常用來開始演奏蕭邦鋼琴曲的入門作品。

  2. 蕭邦共有3首鋼琴奏鳴曲第1首是十幾歲時的作品雖然重視鋼琴演奏技巧但內容不出練習之域因此提到蕭邦的鋼琴奏鳴曲大多只講第2號與第3號兩曲。 所謂「奏鳴曲(Sonata)」是古典音樂的一種樂曲,是由幾個各具有一定曲式的樂章組成的器樂曲。 奏鳴曲通常有4個樂章,而第1樂章多採用「奏鳴曲式」,這是奏鳴曲的特徵。 奏鳴曲式常具有第1、第2兩主題,這兩個主題會在主題呈示部提出來,而在接下來的開展部做各種變化,最後在再現部重新出現以結束樂章。 其實有許多奏鳴曲並不規規矩矩遵守上述的形式,尤其近代與現代的奏鳴曲。

  3. 波蘭作曲家蕭邦 (Frdric Fran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 1849年10月17日,2010年是他200年生誕)一共譜寫18首波蘭舞曲。 其中「序奏與華麗波蘭舞曲作品3」是為大提琴與鋼琴、「流暢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是為鋼琴與管弦樂所寫外,其他各曲都是鋼琴曲。 所謂波蘭舞曲,是自古在蕭邦的祖國波蘭貴族間流行的民族舞曲,採用比較緩慢的3拍子節奏。 節拍當中還有稱為波蘭舞曲節奏的獨特節拍,強拍不但在第1拍,有許多時候也落在第2拍,並以此為軸心,形成切分音風格的節奏構造。 有時會巧妙使用16分音符或3連音符,作出富於變化又多采多姿的節奏效果,以及華麗的演奏效果。 譜例:典型的波蘭舞曲節奏(自「軍隊波蘭舞曲」) 樂曲結構大多採用三段體,而且差不多都有序奏。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蕭邦的練習曲是在鋼琴音樂史上燦然發光的金字塔他在技術性的練習曲中加入藝術性因素使作品非但能練習技術更能表現音樂因而達到學習鋼琴的最高點蕭邦譜有27首練習曲這些作品在作品10與25各編列12首另外還有遺作3首練習曲」。 這些樂曲當然以練習鋼琴演奏技巧為其課題但也要求豐富的詩意美麗的旋律多彩的和聲對節奏的敏銳感觸對音色的清純感覺等較高度的音樂表現力與理解力因而昇華為較過去的練習曲更上一層的作品。 繼蕭邦之後,有李斯特、徳布西、拉赫瑪尼諾夫、史克里亞賓等人譜寫藝術性練習曲集。 蕭邦的作品雖然說是「練習曲集」,其樂曲的排列與演奏之難易度完全沒有關係。

  6. 2020年4月3日 · 蕭邦練習曲作品253首練習曲」(遺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蕭邦的練習曲 (Chopin - Etudes)有作品10作品25與3首練習曲」。 作品10已談過,這次就談其餘的。 練習曲作品25的作曲年代是1832年~1836年,共12曲,於1837年出版。 所有12曲都採用三段體,因而有時被指出曲式的單調。 第13號降A大調 作品25-1「風弦琴」 在波浪似的琶音伴奏上面,浮現浪漫的旋律。 分散和弦出現在雙手,練習重點在展開手指在廣闊音域清楚彈出琶音,然後纏綿唱出主旋律,不讓它埋沒在一波又一波的伴奏中。 音樂會逐漸高潮。

  7. 2021年7月4日 · 電影戰地琴人是敘述這位才華洋溢的猶太裔鋼琴家史匹曼Wladyslaw Szpilman),他於1939年9月正在電台現場彈奏蕭邦的夜曲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佔領波蘭首都華沙遭受轟炸入侵自此華迪洛史匹曼一家人與鄰居都被趕進在首都的猶太特區居住。 在這「猶太特區」居住者,不僅出入受到限制,一舉一動也都被監視,並不時遭到納粹軍官的百般羞辱。 一小群猶太人的報復行動計劃,卻招到整個社區几近毀滅的轟炸與殘殺。 面對每日生存的威脅,華迪洛史匹曼冒生命危險成功的逃出「猶太特區」,躲進滿目瘡痍的首都公寓廢墟。 他每天晝伏夜出,躲在天花板的夾層中,一待就是好幾個月。

  8. mahapn201110a1 台語喇雷學習筆記--小鄙臉! 最近聽了一句...感覺非常古老的台語...小鄙臉!以前曾經聽過...在電視也聽過...電視台詞...(((這人超 削P練的)))好像...明明自己有能力卻還要佔人便宜、貪小便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