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蕭人豪認為,要解決這3個挫折因素,可分別從行動面和心理面著手調整。 從行動面解決銷售問題,增添從業信心. 經營舊客戶、開創新關係,這短短10個字其實就是面對「沒有客戶名單」時的最佳解法。 若業務員妥善經營舊客戶,就有可能經由家庭開發、職場開發,去認識更多有共同需求的客戶群。 蕭人豪表示:「在要求轉介紹時,一定要先為客戶描繪出名單的『藍圖』。 」他會告訴客戶:「你的同事和你從事同樣的活動,也可能遭遇到相同的風險,是不是可以讓我幫忙規劃保障? 」或者,「您的保障足夠了,但若家人遇到風險,您仍舊要照顧他們,是不是約個時間,讓我幫忙做保單健檢?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客戶快速的聯想到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若是他們有相同的風險,又信賴業務員的服務,自然會考慮進行轉介紹。

  2. 2024年2月1日 ·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許曉蓉回顧從業20年的經驗與心得,總結出一個結果:保險的價值在於透過保障與理財,幫助客戶防患未然、薪火相傳,並確保夢想得以實現。 「保險業務員不只是保障的規劃人,更是客戶夢想的見證人。 」許曉蓉分享,為了實踐這份價值,業務員必須要訂下明確的前進目標,並且不斷學習,自我增值,才能夠不斷突破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看見長遠的市場需求,提前學習所需知識能力. 保險保障的範圍,不外乎生老病死的需求,但是當規劃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時,所需要的工具與知識範圍卻是遠超於此,更包括資產傳承、跨國稅務等知識,業務員需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自我成長。 許曉蓉十分感謝她在金融財務規劃方面的啟蒙老師王嘉平老師,除了課堂上的內容以外,最重要的是教會了她看見未來市場需求的遠見思維。

  3. 2021年4月1日 · 若有臉書好友按「否」,代表可能此人過去的理賠經驗不佳,但這種客戶其實很值得爭取,「理賠經驗不佳或是不太了解保險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造成,而不是商品有問題,一旦他們願意試著再相信我一次,他們就會成為我最忠實的粉絲。

  4. 2019年5月8日 · 「我其實就是在散布保險的『溫度』。」善於用社群平台做開發的中國人壽至慶通訊處業務襄理康孟錚,透過Facebook開發經營客戶,五年下來成交了500多件,實收保費1,900多萬元。如何在一個平台上,把自己和正在做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

  5. 2020年11月1日 · 從育成到定著. 當新人進入到團隊後,如何「育成」便是主管需要花時間琢磨之處。 在田正旭的團隊裡,培育人才會從3個層面著手,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家庭教育代表的是「輔導在增員之前」,在新人還未正式進入公司前,要為其建立一個正確良好的從業態度和習慣;學校教育代表的是公司要讓新人瞭解保險事業經營的系統與邏輯;社會教育則是開始正式展業後的陪同作業。 田正旭提供一個育成模式,稱為「黃金90天」,亦即在新人入行的前3個月,主管不要輕易放手,時刻陪伴在新人身邊,讓每一個環節都做得確實、到位。 育成所包含的項目和面向其實很多,其中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習慣」,這也考驗著主管和團隊的系統及方法是否紮實到位。 他假設,一位新人能每天維持履行3訪的習慣,還需要擔心其能否定著於團隊嗎?

  6. 2021年8月1日 · 現在就是客戶購買的時機了嗎? 業務人員需要瞭解成交的時機點,並且在對的時機點為客戶提供適切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應該現在就購買保險? 業務人員需讓客戶明白保障規劃的急迫性,能讓客戶產生對保險商品的急迫需求感,就更能接近成交環節。 想望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因子。 人的一生當中為的是追求「理想」的生活,而非僅是追求「需要」的生活,因此,能讓客戶產生對保險的「想望」,相信離促成就不遠了。 保險業務人員在行業內碰上的異議問題千百種,針對每一種異議問題都需要有細膩的處理方式與技巧。 而圖2所示的「普世異議循環」可謂是異議處理的大原則,業務人員能充分理解普世異議循環,將其融入到行銷、異議處理等流程中,即可期待更高的成交率,並且縮短達至成交的時間。

  7. 2023年4月1日 · 這與世代無關,甚至過去世代在20多歲的時候,因為風險觀念尚未普及,他們可能連保險是什麼都不一定清楚。. 20多歲的年輕人初出茅廬,正是對未來的生活抱持期待的時候,自然無暇他顧;到了30歲上下,雖然累積了一些社會經驗,卻又被薪資凍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