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3日 · 處暑常見的身體症狀. 鍾明君列出處暑時節常出現的身體症狀: 暑熱症狀:如中暑、暑濕、暑風、暑閉等,常見症狀有頭痛、四肢乏力、口渴、暈眩等。 腸胃不適:如腹瀉、腸胃炎等,因暑熱導致的食慾不振。 皮膚搔癢:產生如熱疹、汗疹、皮膚炎等問題。 呼吸道過敏:如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絞痛、高血壓等,尤其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更易發作。 看更多: 「處暑」秋老虎來了! 「這些食物」防秋燥不安,敲大椎緩解乾眼症、皮膚癢. 處暑養生保健有 3 重點. 鍾明君提到,想在處暑時節養生保健需要注意 3 重點: 1. 淡補為主. 想在處暑進補,最好先以淡補為主,還要少辛多酸,既可以避免肺旺傷肝,又可以避免傷脾,能有效降低「秋燥」對人體的侵擾。

  2. 2023年8月22日 · 處暑 養生 的四大要點. 秋天有燥邪,會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皮膚乾癢等症狀,多喝水恐難以改善,不妨藉由日常飲食「顧肺管」。 1、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古人一條非常實用的生活諺語,「春捂」是為了幫助氣血走表散熱,促進陽氣生髮;「秋凍」是為了氣血入裡保存熱量,促進陽氣潛降。 因此,處暑後要使身體有一些涼意, 不要天一冷就馬上全副武裝,穿很厚的衣服 。 2、防秋燥....

  3. 處暑時節可適當配合以下食療: 【蓮子百合豬腱湯】 2人份量. 材料:蓮子1両、百合1両、淮山1両、豬腱半斤、陳皮2錢. 功效:健脾養心. 做法: 1. 蓮子、百合、淮山洗淨備用. 2. 陳皮浸軟刮瓤,豬腱洗淨汆水,備用. 3. 所有材料加清水煮滾,以大火煲約15分鐘後,改用慢火煲約2小時. 4. 加鹽調味即可. 【健脾潤肺湯】 2人份量. 材料:淮山2両、扁豆1両、生熟苡米1両、南北杏各3錢、沙參5錢、瘦肉8両. 功效:健脾化濕,潤肺生津. 做法: 1. 所有藥材洗淨備用.

  4. 處暑解乏食療攻略.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雖然大家都說立秋代表著秋天的開始,其實處暑以後天氣才會涼爽起來,真正的秋天才會到來。. 「處」有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則是炎熱的暑天結束,涼爽秋天的到來。. 處暑以後氣溫逐漸下降 ...

  5. 2023年8月21日 · 二十四節氣‧處暑|初秋養生宜早睡早起!. 中醫推介1款湯水潤肺止咳養陰. 處暑,是踏入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止也。. 意思是夏天的暑熱稍為終止,之後的天氣秋意漸濃,早晚溫差更加明顯。. 進入處暑後,空氣濕度亦逐漸下降,大自然展現出 ...

  6. 2022年8月23日 · 多次擔任香港大學校友會餐廳及著名機構養生美食盛宴之全權策劃及演講,崇尚『藥食互補』、『寓養與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 ...

  7. 2023年8月21日 · 本周三(23日)為傳統廿四節氣中的處暑,屬於早秋,意味著氣溫慢慢下降,雨量逐漸減少,早晚溫涼,惟中午氣溫仍然很高。. 邱宇鋒中醫師指出:「在這段夏秋交界的時間,在養生方面適宜調養脾、腎。. 閱讀全文. 13984次閱讀. 中醫 二十四節氣 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