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8日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兩名港大學者龍振邦及孔繁毅在明報撰文形容香港疫情久守必失要反客為主認為香港難以在不損害市民心理健康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下維持清零狀態認為清零只是手段爭取更多時間讓市民接種疫苗袁國勇建議明年三月全面落實疫苗護照」,製造條件與國際通關。 袁國勇:「三月時就要真的每人都跟隨,不可以無打針上班上學,去到三月起碼先打兩針,然後就視乎接種率是否去到百分之九十多,開始開放對一些低危地方,到時Omicron應已令外國很多人口已有自然免疫。 然後再說一次,去到七月一定有三針,或者五月有三針,於是暑假時可以博一博全面開放。

  2. 2022年3月17日 · Now新聞台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當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逾95%可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恢復國際來往航班等爭取在七月前後讓市民恢復正常生活袁國勇:「最好時機應該是夏天當溫度很高時病毒在環境生存時間很短加上身體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通常沒那麼猛烈動物實驗做得很清楚在冬天時放多病毒出來約比夏天多十倍病毒以及肺部炎症反應輕微很多所以現在必須準備好七月接種齊針數科興要打三針復必泰起碼兩針。 袁國勇指,當局可更新密切接觸者定義及指引,只要相關人士早上做快速抗原測試,而結果呈陰性,外出時配戴兩個口罩或N95口罩,便可如常上班外出,以紓緩醫護界、物流業等人手不足問題。

  3. 2022年2月7日 · 2022年2月7日 11:44. 【Now新聞台繼續抗疫兩年系列報道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表示在疫情期間走訪多區明白港人生活辛苦但強調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是有必要。. 兩年來的言論不時惹來批評他重申自己非涼薄只是按科學作出建議。. 疫情兩年 ...

  4. 2022年1月8日 · Now新聞台衞生防護中心港大微生物學系專家袁國勇調查後相信曾出席洪為民生日派對的港台主持人楊子矜檢測樣本受疫苗污染並非真正感染病毒因為她而要進入檢疫中心的人可以取消隔離檢疫港台普通話台主持人楊子矜周一曾出席洪為民的生日派對之後檢測呈陽性衞生防護中心覆檢樣本發現帶有新冠疫苗的標靶印記而楊子矜入院後兩次檢測均呈陰性。 衞生防護中心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楊子矜丈夫朱偉星位於中環環球大廈的診所調查,說朱偉星當日曾為13人在診所內接種新冠疫苗,懷疑因此污染了雙手,再污染了樣本拭子,之後朱偉星用拭子替妻子楊子矜採樣。

  5. 2023年12月4日 · 聯盟在香港大學舉行簽署儀式發起人是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何大一其他成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清華大學教授張林琦等袁國勇指人口增加全球暖化未來25年內高達五成七機會再出現與新冠疫情規模相同的病毒大流行。 研究會聚焦呼吸道病毒,期望透過基因組測序,評估新發傳染病病毒如何由動物傳播予人類,加快檢測新型病毒及研發出治療藥物及疫苗,以免日後要封城。 大流行病研究聯盟候任主席袁國勇:「傳染病沒有國界,大家要明白這件事,所以我們才有聯盟,第二就是不要甚麼都談國安法,我們都要相信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所以我們不要怕,我們科學家就覺得就應該做科學,就不要去想無謂的事。 內地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而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增多,鍾南山及袁國勇都指毋須太擔心。

  6. 2022年9月19日 · 袁國勇聯同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等撰文指6月起的疫情可被稱為第六波疫情期間死亡率降至0.097%由於疫苗接種率高及第5波疫情大量市民自然感染本港已具有防重症免疫屏障又指新冠病毒已成為風土病至今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即使再給予時間也不會有太大改變相信只要處置得當多管齊下應能將今年冬季疫情高峰壓平不會出現第5波規模的大爆發。 而輸入個案佔本地確診約2%,不會對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絕對有條件以檢測代替隔離,甚至更進取,加速邁向復常。 熱門新聞. 編輯之選. 【Now新聞台】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說,新冠病毒的死亡率降低,已成風土病,本港有條件實施「0+7」方案。

  7. 2023年3月23日 · Now新聞台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大流行肆虐必定重臨如果不做好準備會喪失數以百萬計的生命袁國勇在報章撰文指由內地和香港過去疫情所見未來必定再出現大流行病所以必須做好準備相信科學並兼顧公眾心理健康和經濟困難他指過去大流行病的死亡人數是教訓如果不做好準備將付出巨大代價經濟亦會崩潰。 袁國勇:疫情未算失控 可考慮疫苗通行證擴展至公交. 2022年1月28日 16:11. 袁國勇:疫情暫時受控 確診數字未有幾何級數上升. 2022年1月13日 11:44. 袁國勇:香港可能已進入第五波疫情 梁卓偉:社區或有五至十條隱形傳播鏈. 2022年1月5日 11:15. 袁國勇:本港第四波疫情完結但第五波或再臨. 2021年5月29日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