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次到澳門總少不了吃吃喝喝在黑沙沙灘旁有一間Fernando's做的是好吃的葡國菜人少少的黑沙沙灘餐廳不接受訂位,星期六中午去,人雖然多,但裡面座位也很多,不一會兒就快就坐滿了先上大麵包,可以沾醋+橄欖油一起吃下面的菜都超好吃,醬汁沾麵包也超讚!馬介休球烤

  2. 簡單來說,這首作品有源自俄羅斯國民樂派的血液,又加入法國印象派的清新音色,滿是複雜節奏交錯,卻又不乏優美旋律。 另一方面,「火鳥」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藝術成就,就是節奏方面的表現,由於芭蕾音樂在節奏上的要求多樣複雜,而「火鳥」正好符合這樣的特質。 而且過去的芭蕾音樂多附庸於舞蹈之上,缺乏自己的精神,「火鳥」則打破這樣的局面,成為擁有音樂獨立的靈魂,一個可以自外於舞蹈的藝術本體。 此曲發表時,雖然史特拉汶基也是初來乍到巴黎,卻馬上受到巴黎人極大歡迎。 公演的前一天,戴亞吉列夫跟當時擔任火鳥的舞者卡薩維娜,在後台介紹史特拉汶基時說:「好好注意他,這個處於成功前一夜的男人。

  3. 【創作背景】指環四部曲創作於1843-1868年間,華格納根據十三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文學經典「尼布龍根之歌」、敘述古日耳曼英雄與傳奇的「愛達」(Edda)、在加上北歐神話等素材,自己融合改寫的「指環」,包辦編劇、作詞、譜曲,花費二十六年才完成。 與當前最熱門的電影「魔戒」有某種程度的吻合相契,故事包括神界、人界、侏儒、巨人、精靈等不同世界的角色,全劇角色眾多複雜,如再加上劇中人彼此間的情愛、親屬關係,的確不易入門。 因此管絃選曲成為熟悉全劇,以及理解華格納綿密且充滿變化的「主導動機」的重要入門磚。 「指環」在拜魯特劇院的表現形式必須連演四夜,「萊茵的黃金」稱為序篇,「女武神」為第一部、「齊格菲」為第二部、「諸神的黃昏」為第三部。

  4. 此歌曲在1915年1月14日,由露伊莎‧薇拉獨唱,法雅演奏鋼琴,在 「馬德里神廟」首演。 歌詞使用作者佚名的古老民謠,旋律也使用很早就流傳的西班牙傳統歌謠。 然而在伴奏部分所使用的作曲技法,在當時是極為嶄新的手法,咸認為受在巴黎認識的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影響很大。 原曲是以鋼琴伴奏的聲樂曲,後來也有以最有西班牙色彩的吉他伴奏等各種編曲。 也有人認為這是「以西班牙語歌唱的歌曲的代表作」。 此曲集有幾套編曲版,有名的是波蘭小提琴家包爾‧柯翰基(Paweł Kochański)改編的小提琴與鋼琴版「西班牙民謠組曲」。 不過這套組曲只有6首,原曲第2首「莫夕亞地區的賽吉第亞舞曲」不含在内。

  5. 管絃樂曲類方面只有一張,由大衛辛曼指揮巴爾地摩交響的「俄羅斯素描」,收錄有葛令卡的「露絲蘭與魯密拉」序曲、伊波里托夫-伊凡諾夫的「高加索素描」、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東俄羅斯序曲」、柴可夫斯基「雷米尼的法蘭西斯卡」、「選自尤金奧尼金 ...

  6. 德布西:『映像』第1集. 『映像』( Images ,也譯為『印象』或『意像』)是德布西創作的鋼琴曲與管弦樂曲,共有 4 集,第 1 、 2 集為鋼琴曲,第 3 集為管弦樂曲,第 4 集為鋼琴曲『被遺忘的映像』,這一集在他生前沒有出版。. 1903 年 7 月,德布西與杜蘭 ...

  7. 這位近年來已經呈半退休狀態的小提琴天王,在錄音成就上已經豎立了好幾個難以超越的里程碑,以本片為例不僅是企鵝三星名盤,更曾經是日本「唱片藝術」三百名曲的的首選。 第五曲快速上下行音階,帕爾曼的表現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天衣無縫,令人聽得摒氣凝 神。 同時帕爾曼的音色濃鬱中帶點甜味,尤其在幾個慢板的段子,帕爾曼呈現出其他小 提琴家難以表現的情緒張力,因此儘管技術面、情感面他都有著相當完整的表達,但是就詮釋的美學來說,帕爾曼的體味還是與帕格尼尼有些距離,在這方面幾位年輕新秀似乎更吃香。 (EMI CDC 47171/金牌大風) 黎奇在「二十四首奇想曲」這首作品上,灌錄過四個版本,算是此曲的錄音權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