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录. 序言. 選舉委員會的組成. 結果. 詳細結果. 宗教界界別分組. 選舉總結. 身份重覆選委. 參考. 外部連結. 201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於2011年12月11日上午7時30分至晚間10時30分舉行旨在選出1,044名選舉委員進入 選舉委員會於2012年3月25日的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選出第4屆 行政長官 。 各界別分組但不包括港九各區議會界別分組及新界各區議會界別分組提名期於11月8日開始至11月15日結束。 港九各區議會界別分組及新界各區議會界別分組提名期於11月15日開始至11月24日結束。

  2. 2011年1月2日 · 2011年香港区议会选举 是 香港 回归 后的第4届 香港区议会 选举,于2011年11月6日举行。 是次选举重选 香港十八区 区议会共412个民选议席。 当选的区议会议员任期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4] 。 背景 [ 编辑] 2007年区议会选举 建制派获得胜利后,泛民主派的地区实力受到打击。 与此同时,历经 五区公投 、政改一役,泛民主派的局势分布出现重大变化。 民主党 中主要以新界东为桩脚的改革派成员由于不满民主党支持 政改方案 ,退党另外成立 新民主同盟 。 而 民协 、民主党由于支持政改方案,被分为温和一翼,数年间虽然致力挽回地区局势,然而未能回复2003年之勇。 除此之外, 社民连 于2010及2011年的发展都对选情似乎有着不少影响。

  3.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是 香港 回歸 後的第4屆 香港區議會 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 是次選舉重選 香港十八區 區議會共412個民選議席。 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4] 。 背景. 2007年區議會選舉 建制派獲得勝利後,泛民主派的地區實力受到打擊。 與此同時,歷經 五區公投 、政改一役,泛民主派的局勢分佈出現重大變化。 民主黨 中主要以新界東為樁腳的改革派成員由於不滿民主黨支持 政改方案 ,退黨另外成立 新民主同盟 。 而 民協 、民主黨由於支持政改方案,被分為溫和一翼,數年間雖然致力挽回地區局勢,然而未能回復2003年之勇。 除此之外, 社民連 於2010及2011年的發展都對選情似乎有著不少影響。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1年1月2日 · 2种语言. 讨论. 不转换. 工具.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是 香港 回歸 後的第4屆 香港區議會 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 香港十八區 區議會共412個民選議席。 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4] 。 背景 [ 编辑] 2007年區議會選舉 建制派獲得勝利後,泛民主派的地區實力受到打擊。 與此同時,歷經 五區公投 、政改一役,泛民主派的局勢分佈出現重大變化。 民主黨 中主要以新界東為樁腳的改革派成員由於不滿民主黨支持 政改方案 ,退黨另外成立 新民主同盟 。 而 民協 、民主黨由於支持政改方案,被分為溫和一翼,數年間雖然致力挽回地區局勢,然而未能回復2003年之勇。

  6.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有關整體結果請參見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舉結果有關選舉統計請參見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後統計全部結果. 以下是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當中列出選區號碼選區名稱候選人所得票數政治聯繫等資料。 候選人中, 粗體 表示當選,註有「@」表示曾任區議會議員,成功重返區議會的候選人,註有「#」表示得票少於5%而被沒收選舉按金。 (括號)內為未有申報的實際政黨。 下表之投票率均以扣除無效票後的總票數計算 [1] 。 中西區. 選民人數(不包括自動當選之選區):106,787. 有效票總數:41,961. 投票率:39.29% 灣仔區.

  7. 組成. 按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之基本法附件一 ,選舉委員會由1,500名委員組成由不同提名機構產生的委員156人當然委員362人選舉產生的委員982人。 基本法附件一第四條 (一)第二段規定除第五界別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可在其有密切聯繫的選委會其他界別分組登記為委員。 如有上述情況,該界別分組,當然委員的數目或相應增加而選舉產生的席位或相應減少。 在該屆選舉委員會任期內,各界別分組的當然委員名額,以及由提名或選舉產生的委員名額均維持不變。 界別分組及其席位分佈如下: [3] [4] 資格. 選委候選人資格.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參選選委的人如令選舉主任信納他/她與擬出選的界別有「密切聯繫」,或者本身為該界別選民,就合資格成為候選人 [5] 。

  8.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地方選區參選名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提名期由9月15日起,至9月28日結束,共收到935份提名表格,已獲確定的有效提名共915份,另外有9份提名撤回,而11份的提名則無效。 在915名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中有76名候選人因所屬選區只有一人獲有效提名而自動當選餘下839名候選人將會競逐其餘336個議席。 以下是參選名單: 獲有效提名候選人. 中西區. 灣仔區. 東區. 南區. 油尖旺區.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黃大仙區. 觀塘區. 荃灣區. 屯門區. 元朗區. 北區. 大埔區. 西貢區. 沙田區. 葵青區. 離島區. 註:文字格式代表結果. 獲提名人士姓名代表自動當選、獲提名人士姓名代表從選舉中當選. 上標符號代表連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