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2日 · 財務狀況也亮,沒有債務、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3.75億美元、估值相當合理,市盈率在18倍左右。 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Ken Moelis在創紀錄的第四季度財報中表示,鑒於聘請新員工,並且併購活動較預期好,該公司2021年積壓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樂觀 ...

    • 企業簡介
    • 地產的價值
    • 業務分析
    • 中國業務平穩
    • 投資策略

    新鴻基地產(新地)是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核心業務是地產發展業務及物業投資,另外亦包括經營酒店、電訊、運輸、基建及物流等業務。 新地亦持有多間上市公司之股份權益, 包括數碼(SEHK:315)、載通(SEHK:62)、新意網集團(SEHK:1686)及永泰地產(SEHK:369)等。新地於1972 年上市,集團僱員約37,000 名。

    雖然新地有多種業務,但最主要的仍是地產,當中包括發展地產,即建成物業後出售,這主要是住宅物業;另一是物業投資,即長線持有作收租,這主要是寫字樓及商場。 香港本質上地少人多,土地必然是有價值的資產,因此從事地產發展的企業,往往都有一定的賺錢能力。若果是經營海鮮生意,產品會因時間而不斷貶值,故此要不斷減價;反之,若所售賣的貨品會持續升值,那就不用與時間競賽,同時更具有加價的能力,這成為企業本質的優勢,而地產就是這一類。 即是說,在香港經營地產生意,只要能在行業中佔到一席位,已經是穩賺的,而地產業的毛利比其他行業高,加上地產業亦有一定的門檻,令行業結構變化不大,地產商的獲利能力甚高。 當然,香港長遠發展有變數,這都是風險,但相信,地產發展長遠仍能平穩增長,但賺錢能力未必及過往年代。

    新地在行業的優勢可說是不少,首先是品牌,有物業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新地物業的質素在行業裡不差,這會產生一定的品牌作用,對新地有利。 另外,新地的規模在行業裡數一數二,這亦是地產企業的優勢,因為不少大型地產項目,都不是中小型地產商有能力發展的,而大型地產商無論在融資及其他成本方面都有一定優勢;加上地產行業的結構,會造成強者愈強的情況,故新地的地位難以動搖。 新地在香港擁有龐大的投資物業組合,上圖的「已落成業務」,絕大部分作出租或投資,持有超過3,000萬呎的物業,整體出租率保持在約95% 的高水平,每年收租超過$150億。 新地持有不少優質物業(有些全權擁有,有些持有部分權益),如環球貿易廣場、國金、中環廣場、新城市廣場、新世紀廣場、APM 等,可見新地無論在規模、資產質素、管理經驗等都有一定...

    新地亦保持發展內地地產業務,其中「發展中物業」的儲備有超過5,000萬平方呎,其中逾過半為高級住宅或服務式公寓,其餘是優質寫字樓、商場和酒店。 此外,新地在內地持有超過1,000 萬平方呎已落成投資物業,主要是位於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廣州黃金地段的優質寫字樓和商場。 中國近年的樓價向上,雖然中短期會有上落,但在長期而言,樓價仍會處向上的格局,這對於擁大量土地儲備的新地有利。 不過,新地發展中國業務的速度,比過往年有所減慢,雖然仍保持發展,但就不是高速模式,投資者不能視中國業務有很大的增長動力,只能視為平穩。

    新地有一定的規模、質素、品牌,而當中有物業發展及收租部分,令盈利更為穩定,可見新地有一定質素,是不錯的優質企業,有長線的投資價值,但就不是高增長類,只能視為平穩增長、收息型企業。 新地的主要收入來源仍是香港地產,而香港地產經過過往多年的上升週期,難免會出現回落,但就算有波動,相信只是中短期的調整,長遠仍是正面,不過,增長力就不及過往年代。 從事發展物業,以及擁有龐大香港物業組合的新地,若因香港樓市有中短期法動,中短期的股價將受影響。 長遠而言,香港地少人多、長遠土地供應不足、人口持續增長,都是不變的事實,令香港物業長遠向上的本質不變,但就只是平穩增長,而這必然令大型地產商受惠,所以新地的長遠價值仍在。 故投資此股的策略,就是利用中短期樓市下跌週期,期望新地的股價有所回落,在便宜價位投資,由於...

  2. 2020年11月17日 · 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至2025年,預計將以年增長37%的速度發展;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預計將從170億美元到2025年的900億美元;物聯網在去四年相關連接設備的數量就累計增長2倍多;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將在未來幾年內爆炸式增長,到2022年將達1930億美元的市場,是去年200億美元的9倍。 今年由於疫情衍生大量在家工作及遙距工作,刺激數據使用量,也令數據中心業務得到強勁增長,令公司能夠持續增加分派。 數據中心需求持續遞增. Digital Realty今年全年分派料為4.48美元(每季1.12美元),至今15年的年均派息增長為11%。 按近來行業數據顯示,數據中心生意持續活躍,當前市場吸納數據中心庫存空間的速度是新建容量速度的3倍,相信數據中心的收入可望穩步而快速的增長。

  3. 2021年8月23日 · 新業務價值增長回到疫情前. 集團的財務狀況非常強勁,自由盈餘在今年年中增長至179.07億美元,乃受惠於強勁的產生的基本自由盈餘33.74億美元。 友邦有充足資金,有利未來於市場上進行收購,以帶來非自然業務增長。 集團早前已公布了投資120.33億元人民幣認購中郵人壽保險股份的24.99%投資後股權,以加強內地業務發展。 同時,公司財務充裕亦有利在派息方面增加股東回報,而上半年中期股息上升8.6%至38仙。 更重要的是,上半年友邦新業務價值增長表現強勁,按固定匯率率計增長22%至18.14億美元,而有關增長基礎廣泛,共有11個市場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除香港以外的所有報告分部均超出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水平。

  4. 關於我們.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是一個率先洞悉投資、財富管理的創富及投資者教育互動平台。. 我們專注於美股、港股及退休理財。. 梁耀康 (Dave Leung)為HK MoneyClub的聯合創辦之一,並為平台分析師。. 梁耀康為前萬里富香港 (The Motley Fool HK)全職員工,負責 ...

  5. 2021年2月23日 · 2021年港股在環球主要市場中「真係考第一」。 截至執筆時,恒指及國指升幅~11%至12%; 美國主要指數則為3%至8%; A股指數約5%至9%。 筆者之前已表示今年主要藍籌有20%升幅無難度。 第一季未完結前基本已完成此目標。 短期內的大型升幅自然會引來獲利壓力。 再回顧資金流走向,農歷年前後依然是流入,而港股通雖然力度略減,但仍是淨流入港股。 如筆者之前所言,大局未變的前提下,回調是買入機會。 資金流入港股料增. 除了上面老掉牙的台詞,近日有中資券商就北水發出深入的報告。 當中提及國內公募基金 (大型基金)的規模及偏好。 截至2020年底,合計有約1,100隻可投資於港股基金,持股約3,400億人民幣市值。 而2020年港股通累計淨流入約6,000億人民幣,市值增加約9,600億人民幣。

  6. 2021年7月2日 · 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已於去年正式開業,是全球範圍內投入使用的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 去年 10月又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舉辦了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最新成果演示會,展示運用衞星導航定位,無人駕駛收割機以及接糧機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收割接糧任務。 碧桂園的房地產開發及建築業務仍分別佔整體業務收入的 85.02%及 9.8%,因此估值邏輯依然以內房為主,要因科技賦能及行業跨度來拓闊估值空間相信仍需一段時日。 不過由於內房業績有土儲支撐,波動性不大,碧桂園的股價表現亦是橫行居多,現價更是近 4年來的低水平,可望純粹收息而不蝕價,並靜待其他業務比重提高,更新估值邏輯之時。 投資結語. 海螺水泥及碧桂園都是傳統經濟產業的優質龍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