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遺囑規定:去世100年後子孫才可領. 經歷過一戰的破壞,Bruun對丹麥文化遺產感到擔憂。 因此,他在1921年訂立遺囑,指定將自己的私人收藏作為丹麥皇家硬幣和獎章收藏的備份,以防現有的國家收藏發生意外。 在他去世100年後,如果國家收藏保持完好無損,他的收藏才可公開拍賣,所得收益歸其直系後裔所有。 這些藏品先是存放在腓特烈堡,2011年後轉移到丹麥國家銀行的防彈地下室。 在過去的100年裡,Bruun的收藏大部分都沒有受到干擾,只要學者提出要求就可以查看藏品,但對其他人來說卻是鎖起來的。 Bruun的一個孫子一度試圖修改遺囑,想在100年時限之前把這些藏品賣給國家,但以失敗告終。 點擊圖片放大. 2萬件藏品 價值逾5.6億元 今秋拍賣.

  2. 2023年4月25日 · 1. 在子女年輕時就把財產給予他們. 如果有子女,「零遺產計劃」中應該考慮幾多歲把財產分給他們,及分配多少,並且確保在子女們最需要的時間給予他們。 當自己年齡漸長,子女也會變老,例如自己80多歲時,子女已經50歲或60歲,可能已經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他們自己也可能已經累積到一定財產,這個時候再給予他們一大筆遺產,意義沒有那麼大。 根據書中引述聯邦儲備委員會調查發現,任何收入人群,將財產傳承給下一代人大多數會選擇在繼承人60歲左右。 事實上,一個人從贈予禮物中獲得快樂最多的是在30歲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將金錢轉化為愉快體驗的能力會減弱,這也是所謂的「金錢效用」。 書中提到,將錢贈予子女最佳的時間是在他們25歲至35歲之間,太遲無法產生大影響,太早容易浪費錢。

  3. 2023年12月30日 · 發布時間: 2023/12/30 21:30. 最後更新: 2023/12/31 08:26. 分享:. 你的遺產都是你做過的白工 通脹時代,前請將財產清零.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 回 ...

  4. 2020年11月17日 · 1. 【訂立遺囑】訂立「平安紙」有何重要性? 如何確保遺產有效承傳? 擔心去世之後的財產分配問題? 未訂立遺囑,遺產又會點分配? 等資深律師為你拆解疑問啦! 2. 【iBond 2020】銀行、券商iBond退款優惠一覽 有間提供0.9厘港元定存(工銀亞洲、信銀國際、陸香港等) 唔少銀行同券商都推出iBond退款優惠,睇吓邊間最抵啦! 3. 「Frozen夢幻特展」香港站登陸將軍澳 VR光影互動區置身冰雪世界(立即睇片) 「Let It Go~Let It Go~」Frozen夢幻特展登陸香港啦,想同Elsa、Anna打卡就唔好錯過啦! 撰文:hket小編. 人人都需要理財,未必人人都識得理財。 即上 滙豐「FinFit」 理財資訊平台,學習理財之道。 欄名 : 今日理財筆記.

  5. 2023年10月28日 · 53歲前律師提早退休靠股息生活,但仍後悔20歲犯下3個理財錯誤... 很多以提早退休為目標的人士,由於要在縮短的時間內賺取足夠的淨資產,必須精打細算,沒有多少犯錯的餘地。 全無回報的重大投資或不必要的鉅額消費,可能會破壞財富增長,推遲退休計劃。 現年53歲的前稅務律師Alex Trias成功在41歲那年退休,目前與同樣提早退休的前護士妻子Noki以及女兒Evie居於葡萄牙里斯本,靠投資組合的股息來維持生活。 他辭職前的年薪達六位數美元,也一如大多數FIRE族般節儉,包括從折扣店購買衣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將家居用品數量保守在最低限度,以保持較低的生活成本。 但對於自己20多歲時所做的一些事情,Trias仍感遺憾,認為要是沒有犯以下三個理財錯誤,他在財富自由的道路上會走得更順。

  6. 2024年5月22日 · 發布時間: 2024/05/22 13:30. 最後更新: 2024/05/22 13:30. 分享: 居泰港人已屆知命之年 憂資產不夠退休 徬徨應否回港. 過去數年不少港人移居海外,今年55歲的Paul,是其中一位。 以往他在香港從事銷售工作,收入不算很高,但扣除必要支出後仍有餘錢投資海外物業及儲蓄,期望退休後享受人生。 好景不常,約1年前對工作環境不滿意,想追求改變而辭職,但因有合約限制,需要「過冷河」,不能立即轉去新公司上班。 因此反正暫時不能工作,他索性去泰國旅居一年。 Paul本打算待經濟好轉及過了限制轉工期限便回到香港工作,但從不同媒體及友人的資訊感覺到香港目前的經濟環境不理想,如果要回港找工作都有困難。

  7. 2019年7月17日 · 今次逃犯條例修訂,對林政府來說是一場大敗仗,政策本身固然有問題,更暴露政府宣傳公關工作的嚴重不足。 【原文:修例吃敗仗 林鄭宜重建心戰室?(收費文章)(附作者觀點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