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12日 · 這種貧血首先在地中海沿岸,故俗稱地中海貧血,學術名稱為海洋性貧血Thalassemia。 如果第13對染色體帶有由祖宗來的突變基因,讓你成為b型地中海型貧血或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或者你的第16對染色體帶有突變點,讓你成為a型地中海型貧血。 而由各種不同的血紅素基因變化亞型,也就可視為人類遷徙的指標。...

  2. 2021年2月11日 · 賴睿昕中醫師指出,一般來說,男性的血色素數值低於14 g/dL、女性低於12 g/dL,即可被認為有貧血。 至於,貧血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問題? 有哪些症狀?

    • 魚油是否有副作用?
    • 對「天然魚油」的最大誤解?
    • 避免與魚油同時攝取的食物藥物

    保護血管的魚油,其實說到底就還是「劑量低的藥物」,如果控制在身體可負擔的劑量以內,通常還是安全的。然而,一些人可能還是會出現以下副作用,如:口腔乾燥、胃腸不適或腹瀉(畢竟是油)。在某些情況下,高劑量魚油甚至還會增加出血風險。 例如我有位住在花蓮的病人,對於自己動不動就瘀青流血感到非常困擾,才被我發現他為了心血管的好處,天天吃進容易讓人凝血功能下降的魚油+Q10。直到被我停用之後,凝血功能才漸漸好轉。

    許多人甚至誤解魚油只是一種營養補充品,以為是天然的就一定沒有副作用、天然的不會讓人出血、天然的就可以隨意食用。恩,實際上這就是造成副作用的最大原因。 你想想看,「吃魚」與「吃天然魚油」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回事。因為人類就只能將提煉後不會揮發、提煉後不會腐敗、技術上可以提煉的營養成分製造成保健食品。你也從來都不會在海裡「捕撈」到任何一顆天然魚油。人類也從來沒有吞過這麼高劑量、濃縮的營養劑量。除非你提煉成膠囊。 仔細想想,保健食品才是世界上最高度加工的食物呢。以為天天吃魚油,就可以不用吃魚吃海鮮,就以為自己不用均衡飲食的人,真的會顧此失彼。

    醫護人員常常說,魚油絕不能跟「降血壓、抗凝血(例如阿斯匹靈、Warfarin)、避孕藥、維生素E、高劑量纖維」等等食物藥物一起吃,基本上就是因為擔心造成「內出血」的交互作用。 甚至是魚油也會與藥物競爭肝腎功能「代謝排出」的生產線,讓其他藥物、或魚油本身排出的速度變慢。說難聽點,魚油膠囊外頭的「殼」,也是要靠肝腎代謝的阿! 總之,所以你還在相信「天然的沒有副作用」這句話嗎?賣產品的人絕不可能告訴你這些中立的建議吧。就算現在真的「偶爾發現」是好的,但科學意見總是不停再改、不停被推翻,例如原本因為高膽固醇被人討厭的「海鮮」,現在卻成為地中海飲食的「必吃聖品」。 多吃高度加工的保健食品,究竟是否依舊利大於弊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只在必要的時候,吃該吃的藥、吃該吃的保健食品。不會被廠商業務牽著鼻子...

    • 方格子 Vocus
  3. 2024年2月12日 · 一名醫生日前發文分享自己的姪子只是吃了生魚片,後來卻出現嚴重的敗血性休克合併急性肝腎衰竭,他和其他醫護人員攜手搶救姪子的驚險經歷,「過去7天,壓力爆表,因為做夢也沒想到,今年過年前竟然會在加護病房幫自己的姪子洗肝+洗腎」,一番真情實感又身臨其境的文字,也看得網友心驚膽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黃俊德醫師的姪子出現嚴重敗血性休克合併急性肝腎衰竭。...

  4. 2024年2月26日 · 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表示, 導致貧血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因為鐵,也可能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B6、B12或葉酸等營養素。 而且如果有貧血,抽血檢驗時醫生會判斷是否真的缺鐵,「有缺再補很重要」。 彭逸珊表示,缺鐵時,別隨意補充保健品,可以多注意日常飲食。 鐵質可分動物性來源與植物性來源,動物性來源的吸收率約20~25%,植物性來源約5~8%,素食朋友也別擔心,...

  5. 2016年5月13日 ·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曾經患有白血病,必須換骨髓,之後復發還併發猛爆性肝炎,一路挺過來的他,對於健康與人生有不同的體悟。. (資料照,顏麟 ...

  6. 2018年1月4日 · 國人常存有「以形補形」的觀念,像是顏色鮮豔的紫葡萄,不少人以為能夠補血,適合貧血者食用。. 營養師劉怡里說明,紫葡萄的鐵含量其實相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