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國民間素有在重陽節登高、祭祖及祈求豐收等習俗。 2006年,重陽節被列入中國首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另外,重陽節也是中國法定的 老年節 ,被賦予了尊老敬老、祝福健康長壽的含義。

  2. 2023年10月14日 · 登高. 在山林、金秋時節,人們來到山野、寺廟、園林等場所,爬山、散步、賞秋。 登高的目的有多種,包括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領略自然風光、增加社交機會等。 登高的方式也有很多,包括步行、騎行、登山等。 在古代,人們還常常在山頂上舉行祭祖活動,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謝意。 2. 插茱萸. 在古代,人們將茱萸插在頭上或佩戴在手臂上,以避邪驅魔,尤其是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將茱萸插在頭上或佩戴在手臂上,以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桓景。 茱萸具有濃郁的香味和藥用價值,被認為可以驅邪、扶正、辟邪、祈福等。 3. 賞菊花. 在古代,人們將菊花視為高雅的象徵,認為菊花可以象徵著高尚、純潔和吉祥。 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到公園、花園、山野等場所欣賞菊花,感受自然之美和陶冶情操。

  3. 重陽節 [5] ,是 漢字文化圈 傳統節日,为每年 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一词始见于 三国时期 ,因《 易经 》中“九九”两阳数相重,故名“重阳”,在 唐代 , 唐德宗 在位时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重阳节开始成为正式节日。. 中国民间素有在重阳节 ...

  4.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 慶祝重陽節壹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

  5. 2024年1月10日 · 登高遠足. 許多人選擇在重陽節進行登高遠足,特別是爬山。 這種活動被稱為「拜山」,有助於增強體力,也被認為可以避邪驅災,保佑平安。 3.吃糕點. 重陽節有一種特別的食物,叫做重陽糕。 這是一種由糯米製成的糕點,通常搭配蓮蓉、核桃、蓮子等內餡,具有濃厚的節慶氛圍。 重陽節2023|重陽節的禁忌. 重陽節也有一些禁忌,人們應該避免做以下事情: 1.避免結婚. 重陽節被認為不吉利的日子,因此避免在這一天舉行婚禮是一個傳統的禁忌。 2.避免病痛. 有一種迷信認為,重陽節容易招致疾病,因此應該避免長時間外出,尤其是在山區。 3.避免刺激性食物. 重陽節應該避免吃過多的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健康。 (圖片來源:unsplash) 重陽節2023|拜山的意義.

  6. 2022年9月28日 · 重陽節秋高氣爽,登高、賞秋,也是歷史悠久的習俗,相傳最早始於東漢,源於古人對山岳的崇拜,因此重陽節又有「登高節」之稱。 歷朝歷代,留下許多關於重陽登高的名作,如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 重陽節不吉利所以要登高? 中國人的節慶. A. 每至九月初九,秋風送爽,人們紛紛出門登高望遠。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按照《易經》所述,「九」為陽數,兩九相重,是為「重九」,即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詩人屈原在《遠遊》中有「集重陽入帝宮兮」之描述,我們可知遠於戰國時代已有「重陽」的稱謂。 根據文獻記載,西漢初年的宮廷已有過重陽的風尚──相傳劉邦死後,宮中侍女賈佩蘭被逐出宮外,下嫁扶風平民段儒為妻,曾對別人講過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有飲菊花酒、吃蓬餌(即重陽糕)和帶茱萸等祈求長壽的習俗。 歷經魏晉南北朝,重陽節成為一個很受重視的節日,至唐更被皇室確立為正式的節日。 此後重陽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和射虎等種種習俗,歷代相沿且延續至今。

  8. 重陽節習俗糅合了多種民俗文化,包括祭祖、登高、賞秋、戴茱萸、食糕餅等等,傳承至今又增加了「敬老」的意義。. 傳承敬老傳統的「老年節」.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九」在古代是「陽數」,因此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可 ...

  9. 中国民间素有重阳节登高、祭祖及祈求丰收等习俗。 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中国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另外,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定的 老年节 ,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祝福健康长寿的含义。

  10. 重陽節習俗: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