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M38-1是国内威力最大的可以发射钢珠的一款两用弩! 弩身分为三个颜色:迷彩、黑色和棕色! 弩臂采用高韧度高锰钢,韧性超强,经久耐用! 中文名. M38-1大威力高精度大型弩. 类 型. 武器. 目录. 1 技术参数. 2 出厂配置. 技术参数. 播报. 编辑. 长度:82 CM. 重量:3KG. 拉力:95KG. 有效射程:125M. 精度:60M不大于2CM [1] 出厂配置. 播报. 编辑. 1.LJ520箭,5支. 2.手套,一副. 3.内六方扳手,一个. M38-1是国内威力最大的可以发射钢珠的一款两用弩! 弩身分为三个颜色:迷彩、黑色和棕色! 弩臂采用高韧度高锰钢,韧性超强,经久耐用!

    • 概览
    • 兵器简介
    • 历史发展
    • 史料记载
    • 相关讨论
    • 注意事项
    • 相关新闻

    战争兵器

    弩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踏张弩和腰张弩等,还有能数箭齐射或连射的连弩和装有数把弩弓的床弩。

    弩是一种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某些时候(尤其是以骑士为对象),弩弓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因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国的理查一世(狮心王理查)就曾经两次被弩箭射中,并在第二次伤重不治。如此一个伟大人物竟然死在一个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对于贵族来说简直骇人,为此,在十二世纪时,教皇就曾尝试以残忍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许慎注《淮南子· 真篇》: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韩有溪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时力,作之得时,力倍於常,故名时力。距来,当为「距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种。

    诸葛亮在蜀时,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武术论集P164)

    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如晋安帝义熙六年十二月(公元410)刘裕用万钧神弩,连破卢循。

    《宋史 兵志》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梦溪笔谈》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其余如《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曲洧旧闻》《容斋三笔》等史料中,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斋三笔》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于弩遗法,古未有也。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 由于宋史是元人根据宋代的文献、档案编纂的,因此,现在人多数认为宋史中的“三百四十步”是“二百四十步”之讹。问题在于,沈括曾亲自参与武器制作的管理,他的记载,分量非同一般。我们后面还会见到,后期的神臂弓,拉力大大缩小,而沈括接触的是早期的神臂弓,洪迈却是南宋人士,对神臂弓的变化并未提及,因此,对早期的神臂弓,他未必明了。那么,神臂弓的射程到底是三百四十步还是二百四十步呢? 根据这些史料,毫无疑问,神臂弓的尺寸非常紧凑,同时性能极为强悍。按宋制,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三百四十步合五百二十米。人们经常拿它和西方五百年后出现的长弓相比,长弓什么性能?拉力范围大约35~80kgf,70 kgf拉力,0.58米的做功距离,已经接近长弓的极限了,大仰角射击,使用60g的箭,最大射程不过240米,在西方,长弓的威名经久不衰,但和神臂弓相比,就差距太大。神臂弓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难免让人们着迷、疑惑、怀疑,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它有如此强劲,又如此小巧,认为这些记载“看上去象神话”,因为弩的射击仰角很小,所以240步的射程也根本不信。那么,按当时的技术水平,神臂弓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水平吗?它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

    任何一种弓、弩,当然都能45度左右的初仰角射击,以获得最大射程,但弓弩的实际使用方式并非如此。因此,要讨论射程,必须在限定初仰角的前提下进行。

    从前面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二百四十步”,“三百四十步”,“三百步”这些测试的记录,都有相同点:结果不同,但都很远;但最关键的是,目标尺寸都不大。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已经非常遥远了,要命中“榆木”、“重札”,非瞄准不可,不可能大仰角射击,除非这些目标有十米以上的高度,以及相近级别的宽度。

    神臂弓的瞄准方式和前代的弩有所不同。更早的弩,箭比较长,就位后箭头伸出弩臂,弩手根据目标的距离,以及自身的经验,在望山上选择适当高度的位置,和簇尖、目标成三点一线。神臂弓的弩箭很短,仅数寸长,按6~8寸计算,就是19~25cm,不可能伸出弩臂,因此必然用箭槽前端口代替簇尖瞄准。这肯定是一个进步,因为同一种箭的长度也会有微小的差别。这样,最大仰角就由望山高度和望山到弩臂前端的距离确定。

    从战国到秦代的弩,望山高度较小,但一直在逐步增加,从最低的3.5cm到兵马俑出土弩机的6cm。进入汉代以后,望山高度大幅度增加,根据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达到9~13cm。三国、两晋时代也保持着这样的尺寸。这样,我们可以推测,神臂弓的望山高度大约10cm多一点。

    神臂弓的做功距离

    踏张弩的规格多样,但有一点比较稳定,就是开弩时的最终提拉高度,合理的范围大约80~85cm,这样的高度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人的潜能。模拟一下开弩的动作就能发现这一点。

    1、 除非你确定你跟目标之间没有任何其他人或动物阻挡,否则不要开瞄准,因为一旦箭离弦是不可能拉回来的。

    2、在射箭前应检查每一支箭的箭杆和箭尾,受损的箭杆和箭尾都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3、 不要让臂长超过你的人拉你的弩,过度拉弓弦可能会拉坏副弓弦。判断一个人的臂长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他的身高,通常身高一样的话臂展也差不多,所以如果一个人比你高他的臂展自然也比你长。

    4、不可以射太轻的箭,标准是至少5 grain 每磅, 如果箭太轻的话就跟空射一样会损伤弓,也可能产生危险。

    5、禁止空射,空射就是在没有搭箭的情况下放手弓弦,空射会直接损伤弓片,有可能导致弓片裂纹,还会打弯轮轴,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到射手。

    6、 每一次用过你的弩后都要仔细检测一下,注意有没有螺丝松动,弩弦有没有起毛等等

    2015年3月1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表示,自2009年开始的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新近有重大考古收获,首次发现最完整的一件弓弩,尤其是弓弩上“檠”发现更为重要,此前见诸于史书,并未见过实物。

    在一号坑的考古发掘中清理出一件完整弓弩,其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在120厘米至130厘米之间,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据推测,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青铜弩机埋在土里,尚未完全清理出土。考古人员根据此发现,绘制出弓弩的复原图。

    此次出土的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使用方法,以及弓弩的保存方法。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弓弩常有发现,但对其结构的认识,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檠”是弩的辅助杆,有观点称为“韬”的撑木。

    此次发现的弓弩实物明确显示,檠木上有三个小孔,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缚绑在一起,在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保持不变形。

    也就是说,秦代武士作战时,需要将弓弩上“檠”取下来,弯弓射箭;平时则用“檠”将将弓固定,防止变形 [1]。

  2. 定义. 播报. 编辑. 是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是由弓发展而成的一种远程射 杀伤性武器 。 组成. 播报. 编辑. 弩机. 由 弓和 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臂前端,弩机安装于臂后部。 臂 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 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3. 中文名. 三弓床弩. 别 名. 八牛弩. 箭杆 材质. 木头. 翎 材质. 铁片. 目录. 1 历史记载. 2 北宋时期. 3 南宋时期. 历史记载. 播报. 编辑. 这是宋代的一种床弩,为了发挥更大的 射击效果 ,他把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三十人才可拉开。 唐宋时期, 弩炮 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 唐人称弩炮为“绞车弩”或“车弩”。 杜佑 《 通典 》卷一四九说:“今有纹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 ”同书卷一六0又详细描述了其结构:在架了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 弩臂 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围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 楼橹 亦颠坠”(也见 李筌 《太白阴经》卷四)。

  4. 简介. 神臂,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40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 恩格斯说,14.15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长弓可射200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 然而它的射程贯穿力和床子和神臂比起来还差的远。 神臂弓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身,麻为弦,轻巧坚劲,史书记载——神臂弓“实也。 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威力. 神臂床子连城. 但历代学者均对神臂弓的威力表示怀疑,因为从史书记载看神臂弓只是一种踏张,如此大的威力难以想象,小弟多方查证认为神臂弓上装有巧妙的机关,这些机关是神臂弓威力的根本保证。 神臂弓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可见神臂弓在370余米的射程上仍具有惊人的穿透力。

  5. 基本介绍. 播报. 编辑. 钢. (英语:Arbalest、Arblast)钢中最强力的滑轮式钢可达22000牛顿(约4945.8 磅力 )[1],准确射程达300米。 老练的钢弩手可以每分钟射出两支箭。 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钢是不人道或不公平的武器,因为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钢弩手可以一箭射死一个终其一生都在锻炼武术的武士。 最好的长弓大约也只有900牛顿。 分类. 播报. 编辑.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册(1张) 概述图册(1张) 1/2. 钢 的概述图 (1张)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 中文名. 大黄. 别 名. 黄肩. 制作时间. 汉代. 作 用. 步兵有效克制骑兵. 汉代的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约引满一石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大黄力。 使用大黄的将士兵要十分强壮,这样的人才能使用大黄,史记中“李广列传”中就有李广持大黄射敌将的记载。 据后世的考证估算,它的射程能达到约207米左右。 大黄,又称黄肩,是中国著名冷兵器,是汉代制作的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