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日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呼籲要防治高血壓定期量血壓是一大基礎18歲以上民眾應至少一年量一次血壓並且從年輕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民眾有高血壓家族病史或生活型態不佳除了應定期量測血壓注意自身健康外也建議投保相關醫療險壽險長照險等保障以避免因高血壓引發中風等疾病時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

  2. 2024年3月1日 · 1. 吃得營養: 以低糖、低油、低鹽、高纖以及原型食物為主。 2. 動得更勤: 減少久坐並每週進行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 3. 積極戒菸: 戒菸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4. 睡眠充足: 每晚睡眠時間要有7至9小時。 5. 管理體重: 理想BMI範圍值為18.5至24。 6. 控制血壓: 牢記「722」口訣,連續7天測量、早晚各1回(1日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血壓值低於140/90Hg。 7. 控制血糖: 定期監測血糖值,空腹血糖標準值小於126mg/dL。 8. 控制血脂: 定期監測血脂值,總膽固醇小於200、三酸甘油脂小於15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130。 (單位:mg/dL)

  3. 2019年6月1日 · 所謂三高」,即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統稱除了家族遺傳外最常發生於肥胖運動量不足飲食不正常的族群且只要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其中1項問題就必須留意罹患其他2項的可能性故這3項慢性疾病除了成因類似彼此之間亦具有高度關聯性所以往往將其合稱三高」。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二 一三~二 一六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民眾之三高盛行率: 高血壓盛行率為25.15%(男性:28.38%,女性21.96%),估計罹患高血壓約484萬人。 高血糖盛行率為11.46%(男性:12.78%,女性:10.25%),估計罹患糖尿病約221萬人。 高血脂盛行率為22.56%(男性:25.42%,女性:19.87%),估計罹患高血脂約435萬人。

  4. 2020年12月1日 · 醫生只會用10或15分鐘和你在一起,而護士則會花上45分鐘到1個小時,幫你測量血壓 、身高、體重、驗血、驗尿,醫生能做這些事嗎?絕對可以;但是醫生做不做?從來不做!為什麼?因為那些事不是他的職責工作,而是護士的 ...

  5. 2023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9 月 1 日. 677. 0. 2022年臺灣前10大死因出爐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已連續36年蟬聯臺灣10大死因前3名在1年之內就有2萬3,668位民眾因心臟疾病離世此外臺灣人因心臟疾病而過世的每10萬人死亡率在過去10年中也從67.0增加到101.5漲幅驚人。 心臟疾病泛指所有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的疾病,包括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冠狀心臟病等。 而在各種心臟病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則是最常見的致死主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衛教資訊解釋,心臟為了維持全年不休的運作,本身需要充足的養分和氧氣來維持運作,而冠狀動脈就扮演了為心臟供給資源的角色。

  6. 2021年2月1日 · 而突然降低的氣溫會刺激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本來就有些問題的心臟血管很容易出狀況甚至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痙攣產生血栓以至於誘發心肌梗塞十分危險

  7. 2020年8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8 月 1 日. 0. 1990. 腦血管疾病俗稱腦中風是指腦內某區的血管突發性的發生破裂或阻塞使得腦內受壓迫腦細胞因缺血而死亡損傷若沒有及時接受有效治療最嚴重的情況將導致死亡。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臺灣民眾主要死因排行中,腦血管疾病(腦中風)名列第4,僅次於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和肺炎,死亡人數高達1萬2,000多人。 另外,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公布的全球10大死因中,中風高居第2,每年約有近600萬人因此喪生,相當於每5秒就有1人殞落,可見腦血管疾病在人類間殺傷力強大。 腦血管疾病主要以3類為主,分別是腦缺血性中風、腦出血性中風,以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