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29日 · 1. 畫出九宮格. 接下來我就以自己最熟悉的 Evernote 雲端筆記軟體為例,來分享我對九宮格筆記的應用。 只要用 Evernote 電腦端軟體內建的表格功能,選擇一個 3x3 表格就能立刻畫出一個九宮格就是這樣簡單。 延伸教學: Evernote Windows 關鍵更新後,如何畫出漂亮表格? 2. 向四面八方延伸思考:適合分解問題、展開目標. 畫出九宮格後,我們就可以在這個「空間」開始思考,九宮格筆記法的第一個應用方法就是把問題、目標寫在最中間那一格,接著就可以在其餘的八格裡,向四面八方延伸不同的思考點,就像心智圖那樣。 所以九宮格筆記法的這個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思考的筆記方式,特別適合用來拆解出問題的各種面向,把複雜的母問題變成具體簡單的子問題。

  2. 2018年2月5日 · 1. 複雜系統: MetaMap 用系統思考法工具畫圖表:整理好複雜考試理論重點. 如果你要整理的是還一團混亂的知識體系,或者你想要釐清某個環環相扣的作業流程,那麼這時候「 系統思考法 」的「 DSRP 」模型,會比一般的心智圖、流程圖,更容易讓你畫出每個重點之間的層次與關係。 2. 年度計畫: Mandalachart 幫你列印一張紙本曼陀羅九宮格年度計劃表格. 在規劃一個長期計畫,例如個人年度計畫、公司專案規劃,但是還理不清目標、方向、重點行動時,或許可以試試看「曼陀羅九宮格」的思考模型,利用九的延伸思考,擴展到 81 的視野,幫助你看到展開到極致後,之前可能忽略的每個關鍵。 3. 任務價值: Lean Canvas 精實畫布線上協作與列印:用一張紙理清商業模式.

  3. 2018年1月3日 · 我推薦兩種列印的方式。 第一種是每個 3 X 3 的主題九宮格都列印一張,只要點進每一個 3 X 3 九宮格就能從年度計畫中心、 8 個主題面向,都各自列印一張(這樣共九張紙)。 這個方法最簡單,而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每一個計劃與行動的文字細節。 第二種方法,則是我自己使用的方法, 我希望獲得一整張完整的 9 X 9 的大九宮格,在一張紙中就看到我所有的年度計畫細節,這樣要怎麼列印呢? 有幾個細節要注意。 首先,為了讓每一個文字、標題都能清晰顯示,我的建議是:每一格標題用精簡關鍵字(2個字)、每格內任務用精簡文字描述(每行5個字,每格最多4行)。

  4.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志日記」。 「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志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錫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 陳凱琳 鄭嘉穎命格1
    • 陳凱琳 鄭嘉穎命格2
    • 陳凱琳 鄭嘉穎命格3
    • 陳凱琳 鄭嘉穎命格4
  5. 2019年1月3日 · 最近在研究各種 年度計畫方法 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劃表範本,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方法,叫做:「 Your Life in Weeks 」,用每一週為單位,紀錄與規劃自己的一生。 把一生擁有的 4680 週,變成一張紙就能填滿的 4680 個規劃空格。 這個方法我初次見到,是在「 Your Life in Weeks 」這篇文章中。 做出來的表格如下圖範例,這就是我們一生的縮影。 橫排 是從出生開始,以週為單位,每年有 52 週,橫排於是有 52 個格子。 直排 則是自己的年紀,每過 52 週,自己就增加了一歲,先預留好 90 個直排。 而如果以人生有 90 年來計算,我們擁有 4680 週,也就是這張規劃表上,共有 4680 個空格可以填滿。

  6. 2016年8月27日 · 第一個影片是「 提姆.厄本用有趣的概念講解拖延 」(可以打開中文字幕喔! ),他其實沒有提到什麼具體解決辦法,但這段影片相信可以讓所有愛拖延的人會心一笑,並且「釋懷」,不再那麼苛責自己的拖延( 而這很重要,因為愈苛責自己,通常愈會繼續拖延)。 第二段影片則是對我很有啟發的「 Adam Grant 講有原創力的人都愛拖延 」(一樣可以開中文字幕),他說這些人喜歡迅速開始,然後拖延、拖延,因為他們在不停思考,但這個拖延的過程中,他們終會找到一個原創力的甜蜜點,讓自己雖然看起來緩慢,但不會迅速卻平庸的結束,也不會一直拖延到什麼都無法完成。 第三則是篇文章,來自我很喜愛的「小強的時間管理博客」,他說:「 玩美主義者戰勝拖延的方法:爛開始 」,裡面分析了許多幫助愛拖延的人「如何先開始」的態度與方法。

  7. 2018年3月1日 · 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如何有效建立一個新習慣的流程」,歸納出一張規劃新習慣的私人表單範本。 這份我自己「養成新習慣的規則設計表」 ,是為了讓我以後要開始一個新習慣時,可以更明確的知道怎麼開始、更容易找到阻礙癥結。 但既然都製作出來了,也分享給電腦玩物的讀者們參考。 下圖就是我實際填寫的新習慣設計表,接著我也會用這個養成走路習慣的例子來解釋。 有興趣的朋友,我也提供了「 電腦玩物站長的習慣養成設計表( Evernote 版) 」、「 電腦玩物站長的習慣養成設計表( Google 表單版) 」、「 電腦玩物站長的習慣養成設計表(Excel 版) 」,給大家下載。 其實,這個視覺化的表單,主要用途是提醒我自己規畫一個習慣需要考慮的「四個關鍵角度」,如果把表單簡化,那麼將會是下圖這樣的四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