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彼為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中銀香港慈善基金董事局主席,以及自2021年2月起獲委任為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調任前,孫先生於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出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和風險委員會委員。 孫先生於1998年加入中國銀行,於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任中國銀行海外業務總監。 彼於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任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行長,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亦兼任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總經理。

  2. 經濟研究員 陳蔣輝.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經濟屢遭重創,2022 年GDP將再現負增長。 展望2023年,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冠大流行已出現終結的曙光,香港正在逐步恢復與外界通關。 綜合內外部因素,我們預期香港經濟將在2023年恢復正增長,並開啟後疫情時代新篇章。 一、香港經濟回顧. 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多次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衝擊下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的三重利空疊加下,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

  3. 財政預算案指出地緣政治局勢不明朗和高息環境是香港當前面對的主要外在挑戰,由於這些外部因素涉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國際政治關係,並不是特區政府可控範圍之內,政府現階段主要希望透過拆牆鬆綁改善市場的交易環境以提振信心

  4. 1 . 如何看待香港金融競爭力? 早前發佈的第. 27.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 (GFCI 27)中,香 港的排名下跌三位至全球第六位,引發各方對香港金融競爭力的討論。 一方面,我們應對有關排名變動的原因予以關注;另一方面,香港的 制度優勢仍然存在,基礎實力依然強勁。 只要我們好好把握宏觀發展 機遇,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平台的競爭力,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前景仍 然可期。 一、 香港GFCI 排名下跌主要受本地事件影響. 在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此起彼伏下,全球 經濟金融環境不確定性較高,一眾頂尖金融中心不能幸免受到影響。 尤其是香港的評分較上次下跌了. 34. 分,跌幅是首十位中最大;排名也 因而下滑三位至全球第六位,打破了 “紐倫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 的局面。

  5. 香港長期面對的一些深層次矛盾,現屆政府對此有針對性的回應,在政策上作出大方向的頂層設計,有清晰的規劃發展藍圖,例如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將橫跨20年,發展的總體方向保證了政策的延續性,增強投資者和香港市民信心。 《施政報告》涵蓋範圍廣泛,有實際措施,也有長遠的願景,有助解決本港的結構性矛盾。 本文將聚焦於當中有關經濟發展方面的內容,剖析行政長官提出的政策將如何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 一、北部都會區擴大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容量. 自2021年底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迄今已逾兩年,一直聚焦於發展藍圖和概念。 今年《施政報告》對於北部都會區發展提供更多細節,代表項目的發展進入具體的規劃階段,新進展主要可以歸納為三方面。 第一,北部都會區在地理上有較清楚的分工,根據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規劃成不同用途。

  6. 為控制疫情,香港持續多月實施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對零售、餐飲食肆、娛樂場所、個人服務和運輸等行業帶來巨大打擊,實體經濟雪上加霜。. 此前一段時間,香港經濟陸續受到中美大國博弈及社會事件的衝擊,美國針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巨額關稅,繼而取消香港獨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