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49%中小學生有借貸經驗 青少年常陷「情感勒索」 家長引導有兩要點. 會計師公會近月發佈了《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當中顯示學生的儲蓄及記帳習慣相較2020年有所上升,情況令人鼓舞。. 而比較讓人關注的,卻是學生借貸比例——調查顯示小學 ...

  2. 2021年8月5日 · 投委會今年暑假為兒童推出 《錢家講故事》 數碼親子理財學習資源, 為4至11歲兒童而設,當中包括互動理財故事、網上遊戲及工作紙,涵蓋多項理財知識及技能,有助他們學習將金錢分配至儲蓄、分享和消費,以及透過定期儲蓄、精明和有節制地消費,以及記錄支出等,從而實現訂立的理財目標。 責任編輯:李瑩. =====.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 按此 】 欄名 : 理財快訊. 投委會於今年3月和4月進行「親子理財調查」,訪問了1,203名子女正就讀介乎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的家長,以了解他們與子女在理財方面的交流情況。 【解決親子理財種種問題 治標治本有辦法:】 小學生每月平均獲.

  3. 2024年4月30日 · 培養接班人的四大方法. 全球而言,富裕家庭培養下一代接班人的主要方法是讓其: 參與慈善事業(39%) 在家族企業外的公司工作(38%) 投資初創公司(36%) 在家族企業工作(32%) 美國的家族辦公室最有可能讓年輕一代參與慈善事業(44%),以此為切入點,幫助他們為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好準備。 其次是在與家族相關的企業之外工作(35%),再次是投資初創企業(34%) 其他國家家族辦公室略有不同,前三種方法是讓下一代在家族企業工作(54%)、到家族企業以外的公司工作(50%)、投資初創企業(22%) 點擊圖片放大. 相關文章: 富豪留下神秘遺囑 100年後才可領遺產 2萬件古錢幣 如今價值5.6億元.

  4. 2022年4月27日 · 家長不妨參考以下3個貼士,為小朋友學習理財做好準備。 1. 「零用錢」分3份. 家長將錢交到小朋友手中時,有沒有告知他們可以將該筆「零用錢」分3份,包括「儲蓄」、「消費」及「分享」,當有了這個分法後,小朋友除了可養成儲蓄習慣,在日子累積下,他們每次收到錢都會習慣先分3份,而不是一收到即花光。 2. 學習記帳. 當有了一金錢是用作「花費」時,家長亦應該引導小朋友記帳,例如每星期他們將零用錢花在那裡,在他們記帳的同時,家長亦可以知道小朋友的花費項目,再教導他們如何善用金錢,例如他們將大部分花費的金錢都花在買玩具上,家長可以提醒他們如何善用金錢購買合適的東西。 3. 訂立約章.

  5. 2024年3月8日 · 專家給出了5個劃分父母與子女財務界限的方法——這也許會帶來陣痛,但放手是讓子女獨立行走的第一步。 三分之一年輕人與父母同住 絕大多數自覺滿意.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三分之一依然與父母同住,「大多數(64%)的年輕人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改善了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 步入成年,本應該是子女陸續獨立的時候,但這些年輕人似乎對與父母同住的「啃老」生活非常滿意——「 其中絕大多數(69%)的年輕人認為,父母對其日常生活的參與程度符合他們的希望 ,而22%認為不夠,只有9%認為父母過度幹涉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 研究:25至34歲仍住舊居者 10年後難以置業自立.

  6. 2020年10月1日 · 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經理陳慧敏表示,港孩經常在「無現金」的虛擬狀態下進行交易,例如玩手機遊戲亦可直接連接父母手機內的電子支付服務購買遊戲點數,部分兒童更隨意「嘟」八達通消費購物,此反映脫離實體體驗的消費令他們對金錢產生疏離感。 金錢並非從天上掉下來的,但當下不少兒童較難理解此概念。 理財教育中心推出電子理財教育計劃「e$mart理財童學會」,讓兒童模擬成年人的理財行為,體驗大人的生活,例如以有限的金錢應付生活開支、以及用模擬信用卡進行消費活動,若還不清錢便需面對破產、坐錢債監等後果。 理財教育中心推出電子理財教育計劃「e$mart理財童學會」,讓兒童模擬成年人的理財行為. 疫下兒童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對家長而言或是進行理財教育的契機。

  7. 2023年4月26日 · 理財教育需要自幼培養,由父母教孩子基本的金錢概念相當重要,家長可以在家中與孩子一起進行理財教育。. 即看不同成長階段的理財教學重點︰. 5-9歲階段: 1. 多談論金錢. 很多人會覺得小朋友生活輕鬆無憂,不需要讓他們對金錢有太大的了解,令孩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