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是的,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步驟,可以幫助步調太快、衝得沒有方向、愈忙愈焦慮的我們,找到一個慢下來,卻更幸福的方法。 我最喜歡的部份: 我要先跟大家推薦,這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愛的部分,那就是「第二部」的2-2~2-9,那是八篇永錫人生的故事,當然不只是講故事,而是描述人生中八個重要領域如何檢視。 我建議想要「深讀(慢讀)」本書的朋友,這八篇故事可以讀兩次,用下面有技巧的方法讀。 第一次,在讀這本書前,先把那八篇故事讀一次。 讀第一次,是感受寫日記的氛圍與價值,因為這些故事就是來自於永錫寫了12年的日記,這幫助他可以如此深入的回顧人生各領域的成長,檢視自己,找到意義。 我們看到故事,並想想自己是否也能、也想做到?

  2. 2015年11月29日 · 實際應用就如下圖的示範。 3. 以迴圈排程聚焦中心:適合集中注意、聚焦重點. 另外一種九宮格筆記的應用方式,則是把四周的八格當作一個聚焦中心點的迴圈路徑,這時候適合用來發展邏輯脈絡、反推問題核心,甚至可以用來排出行程順序。 4. 逼自己去想. 用九宮格筆記法有什麼具體的好處呢? 實際來看,因為畫出了九個方格,當我寫上中心問題後,就逼自己要去想出起碼八種不同的思考角度。 這個做法有利於讓自己去多想一點,在人事時地物等不同可能性中去隊目標和問題進行深入且詳盡的思考。 5. 建立一個視野.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1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2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3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4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5
  3. 2016年10月15日 · 我的深讀、反芻、拆解三步驟.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15, 2016. 讀書,對 100 個人來說可以有 100 種方法,對 100 本書來說起碼超過 10000 種讀法,正確的說,「應該」要有這麼多方法才對,因為「 閱讀 」 就是人類一個這麼獨特又具有創造性的能力,只是我們 ...

  4. 2016年12月19日 · 對我來說使用心智圖軟體構思的流程,可以歸納為一種「思考的循環激盪」,在下列循環步驟中慢慢讓思考建構出全體面貌: 先聚焦主題. 再發散思緒. 然後收斂思考. 最後聚焦到我想找出來的幾個解決方法上. 我使用心智圖的經驗是:不只是幫助我們發散思考,更重要的是還能利用來歸納整理。 先「化簡為繁」,最後還是要「化繁為簡」 ,像是圓一樣讓腦袋往返激盪幾次,就能更容易幫思緒與許多複雜事務「整理出全體架構」。 下面,就來分享我實際操作上的幾個步驟,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或指教。 也歡迎參考我其他跳脫理論的真實經驗分享: 丟掉記帳軟體與 App ,轉個彎,我養成了記帳的習慣. 玩,很重要! 我在 Habitica 跟真實人生玩遊戲的一年後心得. [晨型人計畫-2] 我如何養成早起習慣的 7 個方法,真實經驗版.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1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2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3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4
    • 陳百強 何超瓊 突破5
  5. 2017年1月25日 · 用心智圖法畫出一年目標與行動, 2017年從這個視覺技巧開始. 我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 Former Google career coach shares a visual trick for figuring out what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life 」,裡面提到前 Google 職業訓練師 Jenny Blake 推薦「畫出心智圖來找出今年生命重心」的 ...

  6. 2018年8月4日 · 直接獲得答案,不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面對問題,嘗試解決,即使失敗,反而可能獲得更關鍵的成長因子。. 「問題」的出現,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開心的事情,但換個角度想,這雖是警訊,但也是「喜訊」。. 因為我們不在意的事情不會構成問題 ...

  7. 2017年3月23日 · 而我的加速學習方法有三個步驟與順序:「先體驗、再搜尋、最後才開口問。 一,先體驗:不需要先搞懂. 當我碰到一個新工具、新方法,甚至可能是我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軟體或方法類型,例如很久之前我第一次接觸「 心智圖法 」的時候,這時候我習慣使用的方法就是: 先直接用用看再說 。 如果是一個新工具,我喜歡直接下載這個軟體,然後簡單看一下軟體首頁的官方介紹(通常軟體首頁會用一些關鍵字、簡單文句介紹這個工具的重要特色),接著我就立刻開始使用它。 使用時會有一些功能不知道要幹嘛,但不管,都打開來試試看,看看會出現什麼效果,然後思考這個效果會是什麼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