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1日 · 陸偉雄同時提到電單車學牌司機為車輛購買的學牌保險原本亦只保障練習駕駛進行商業活動會超出保險保障範圍令保險失效,「簡單啲嚟講就係保險公司唔賠」。 另外即使司機持有正式駕駛執照或暫准駕駛執照如果從事商業活動時未有購買商用保險都會有類似的保險失效情況發生,「原來你送外賣嘅1日送十幾轉嘅個風險咪大囉保險公司唔會承擔咁嘅風險」,情況亦與Uber司機以及一般私家車收費接載乘客的問題一樣。 foodpanda回覆《香港01》時表示,外賣車手在申請時須提供持有合資格電單車駕駛執照(包括暫准駕駛執照或正式駕駛執照)的證明,如發現有車手未持有上述駕駛執照,帳戶會被立即凍結。 foodpanda亦會定期提醒外賣員,在提供送遞服務時注意道路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2. 2021年6月19日 · 11. 【電單車熱潮鐵騎士鐵馬許多人對駕駛電單車印象就是皮包鐵」,必定比其他車種危險然而香港的新手鐵騎卻愈來愈多不少人更會學牌出車」,究竟新手鐵騎士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駕駛安全專家蘇華龍Kelvin指出一眾老手常瘋狂壓車展現高超的過彎技術或者認為能夠以最高車速奔馳就代表有實力但原來有大部份鐵騎都很容易忽視剎車這項在危急關頭隨時可保命的駕駛技術故特意重新提醒又同時提出新手可學習的3個要點奉勸資深鐵騎也要留意5大老手陋習」。 駕駛安全專家蘇華龍蘇華龍指出電單車駕駛者的常見陋習,又指許多鐵騎都不知道練好煞車的重要性。 (盧勁揚攝) 下載「香港01」App,即睇城中熱話.

  3. 2023年7月13日 · 電單車數量急增但泊車位供應未有顯著增加令泊車位包括政府及私人營辦商提供的車位對電單車比例由2017年的1比1.6擴大至2022年的1比2即每兩架電單車要爭一個泊車位。 簡單計算,尚欠約3.7萬個車位才能容納全部的領牌電單車。 政府承諾推行多項措施增加泊車位供應,包括在新發展項目中提供額外的電單車泊位、增加政府建築物內的公眾泊位,以及利用行車天橋下的空間提供更多電單車泊位等。 此外,不少合法泊位被俗稱「死車」的棄置電單車長期霸佔,加劇泊位不足情況。 地政總署2019年至2022年間,在未批租及未撥用的政府土地清理至少494部棄置車輛,當中有251輛電單車,比例達50.8%。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6月19日 · + 1. 安全裝備保護自己 自己安心家人放心. 蘇華龍分析指電單車發生意外時為身體帶來的傷害有2種包括俗稱派車時的身體與路面磨擦的磨薑及撞擊其中前者絕少引致死亡但後者則十分危險他說在身體重要部位如關節位置穿上護甲可以降低撞擊傷害即使感覺會熱一點但發生意外時就會覺得值得。 他指人體散熱效率最大的位置是額頭,法例要求穿戴的頭盔已經將額頭遮蓋,身體其他位置再穿上保護衣物後對散熱分別其實不大,穿多了自然習慣,亦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妥協,例如穿較薄的衣服。 他強調要護甲的不適感只是換取安全的代價,建議鐵騎士們都可以花點錢購買安全裝備,保護自己令自己安心之餘,更令家人放心。

  6. 2018年4月25日 · 由於李先生在事件中並無受傷只是七人車被尾隨的電單車撞毀如果真的賠人不賠車」,相信不會獲得任何賠償而他私底下亦與保險公司商討保險公司認為七人車被電單車撞倒屬第二宗交通意外李先生指現階段唯有向電單車司機申索保險賠償

  7. 2020年1月15日 · 熱爆話題. 一世人必撞一次車傷亡率逾9成揸電單車保安全注意呢幾樣... 撰文:香港法律指南. 出版: 2020-01-15 09:00 更新:2020-01-20 16:28. 香港地開電單車俗稱皮包鐵」,出晒名危險新聞不時都見到牽涉電單車的意外而且唔少都傷得幾犀利究竟開電單車係咪想像中咁危險? 點樣可以避免意外發生? 而萬一真係牽涉交通意外,你又應該點做? 相比開其他車,開電單車係咪想像中咁危險? (點圖看數據及分析)↓↓↓. + 2.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但係,究竟開電單車呢件事本身,係咪真係咁危險?

  8. 2022年11月28日 · A Flourish table. 運輸署資料顯示2021年交通意外中,「皮包鐵的電單車司機傷亡率高達九成死亡率亦遠較其他交通工具高每千名涉意外司機車中約3.85人死亡較平均水平每千名意外司機約1.03人死亡高出兩倍以上電單車司機安全值得關注而據立法會文件電單車意外比率近年其實有所下降由2011年每千架61宗降至2021年的每千架49宗並且排在巴士的士及小巴之後。 但因為近年電單車數量急升,尤其於疫情下年均增加6,500架,較疫情前年均增2,500架高,導致涉及意外的電單車數目由2011年2,328架升至2021年3,376架,升幅達47.8%。 文件顯示,2021年整體交通意外傷亡人數達2.18萬人,較疫情前2019年急增1,600人或7.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