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部分受訪者擔心會有新的未知疾病在香港蔓延 香港 2022年9月29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今天公布其健康調查結果揭示第五波疫情以來市民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認知和取態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如何適應疫情下生活的態度出現轉變並致力恢復日常生活

  2. 中信中國50ETF00752經理人詹佳峯表示中國疫情快速解封之下對經濟復甦是一大利多使多數投行出面唱多陸港股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下互聯網及消費族群迎接新契機買進訊號頻現建議投資人可開始佈局以中國電商為題的ETF因互聯網最壞時期已

  3. 鏡週刊Mirror Media.2023年3月19日 05:58. 全球疫情解封兩岸逐漸恢復互動陸委會9日宣布恢復部分直航點關注兩岸情勢的人士也發現中國對台作風出現轉變在甫閉幕的中國兩會所揭示的對台政策明顯採取較軟調訴求極力推動對台大交流不過兩岸是否 ...

    • 可「居留」但不可「定居」?
    • 「移民」是錯誤理解
    • 「拖字訣」讓港人知難而退
    • 國安審查與「假投資」
    • 藍綠、兩岸政治角力
    • 台港對立情緒升溫
    • 台灣歡迎移民嗎?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2020年北京主導制定並推動付諸實施《國安法》,引發大規模移民潮,不少人選擇到同文同種、地理上最近香港、移民成本較低的台灣。 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19年來台居留港人有5,858人、定居1,474人;2020年居留10,813 人、定居1,576人;2021年居留11,173 人、定居1,685人。 從上述數字可見,儘管過去三年來台居留人數倍增,獲批定居(取得身分證)的人數仍維持在每年千餘名的水平。BBC中文向台灣陸委會查詢港澳居民在台定居人數是否有固定名額,當局不予置評。 「收到居留申請,(政府)已經知道一年後會有多少人申請定居,那你為什麼在批居留證的時候不先控制數量呢?如果早知道一年後都無法定居拿身分證,我們自己會重新評估,可能當初就不選擇來。」...

    本身是香港人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蘇偉業向BBC中文分析,一般港人對「移民」台灣的認知,與台灣政府設計的制度之間有極大落差。「香港人以為來台灣跟去英國、加拿大一樣,你讓我來就表示給我移民,但其實來台灣不是移民,你是來設籍——因為未『台獨』、未修憲,法律上你也是國民,只不過是沒有戶籍。」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過去的中華民國體制視香港華籍居民為「國民」、「僑胞」,可申請「華僑身份證明書」,設籍及移居條件非常寬鬆。 1997年台灣趕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三讀通過的《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簡稱《港澳條例》),香港定位不再是僑區,港人從「海外華僑」變成「港澳居民」,但憲法上仍是「中華民國國民」,移居台灣者不用經過「外國人」的...

    2019年後大量港人湧入台灣,當局隨即收緊投資移民的門檻,以往只需在台投資經營一年,沒有列明要開實體店或聘請員工,但2020年初台灣當局宣佈新規定,要持續投資並營運至少三年,期間須設有實體辦公處所和聘任兩名以上台灣員工。 有申請人在獲批居留時用「舊制」,到申請定居時當局卻以「新制」的標凖溯及既往,甚至臨門增加條件。 鋼琴老師湯小姐是最後一批「舊制」移民,她說同期有幾位朋友經營網上生意,到申請定居時被質疑網上賺錢方式、為何沒有實體店等,也有人投資了實體店,被質疑為何沒有親自打點生意,甚至有親自打理實體店的都被百般刁難。「半年之內聽說了移民署各式各樣的否定,令我開始擔心。」 她說凖備申請定居時,才得悉台灣移民署突然加了條款,要多做一份財務報告,她形容當局「搬龍門」(朝令夕改),遂放棄申請定居。「...

    按照投資移民的流程,投審會對申請人進行投資許可審核,批出「投審函」,申請人匯入600萬台幣及成立公司後,再由移民署批出「居留證」,一年後審核「定居證」申請。 這三關原本由行政部門自行負責,2019年後加入陸委會和國安單位共同開會「聯審」。 有不願具名的移民顧問公司負責人向BBC中文透露,2022年3月起幾乎沒有成功獲批定居個案。「現在上萬人在輪候,但政府一個月只開一次會做聯審,即是一年才12次會。如果有心,怎會拖那麼慢?」 台灣陸委會回應BBC中文查詢時指,主管機關召開之審查會「原則每月召開一次,但會視案量彈性調整」,強調「只要查無國安疑慮,即會予以許可」,另投資移民涉專業查核,實務上多數案件因文件不齊備,影響審查期程。 陸委會也表示,移民署屢發現有港人取得身分證後,旋即撤減資、停業、設立紙...

    三年前的「反送中運動」民進黨高調挺港,蔡英文在總統大選宣傳片使用香港示威與台灣日常生活的對比畫面呼籲選民投票,其造勢晚會到處可見香港青年揮舞黑色示威旗,和群眾一起呼喊「蔡英文凍蒜」。 鋼琴老師湯小姐形容,當時覺得台港兩地「好像同步呼吸」,到了台灣才發現制度不友善,陳先生也說民進黨的宣傳和公關太厲害,「來到才知道是美麗的誤會,傻豬了」。阿詠表示,原以為台港民眾是守護民主、反抗極權的同路人,「沒想到2019年之後過來,他們把我們當成中共間諜」。 台灣法律學者廖元豪表示,執政民進黨作為本土主義的政黨相對排外,港人忽視了選舉政治的複雜性。「以為政治上聲音大就等於挺,其實是唇亡齒寒,只要讓中國共產黨很尷尬的,(民進黨)都會喊很大聲,那只是政治修辭,最終能否化為實質政策還是看選票。『挺港』有選票,但接收...

    政治僵局下,在台港人家庭在無盡等待中飽受情緒困擾。現已定居英國的阿詠說,孩子因為她在台灣時情緒失控,留下了心理陰影,「那時候我很兇,吃飯掉了一粒飯都發瘋地罵他們。我從來不打小孩的,但有次忍不住推他們下牀,他們之後對著我很害怕,我非常內疚。」 鋼琴老師湯小姐說,有半年幾乎天天失眠,即使白天約朋友爬山、打球放鬆,晚上回到家還是睡不著,「心理壓力很大,覺得前路茫茫,很忐忑不安」。 開咖啡廳的陳先生也說,在台灣的快樂指數10分滿分只有3分,過去一年和家人都心情焦慮,太太經常失眠,他就常常清晨五點驚醒,「想到數字、經濟壓力就醒了,因為每一日的等待都在燒錢」。 排山倒海的壓力在網上化為罵戰,有港人批評台灣執政黨「過橋抽板」、「吃人血饅頭」、「騙香港人的血汗錢和時間」;另一邊廂,台灣網民也指責港人情緒勒索...

    法律學者廖元豪表示,儘管台灣絕大部分人都是移民後代,但台灣在法律制度上並不是移民國家,對待移民是用邊境管控(border control)的心態。「香港人只是冰山一角,一個國家怎麼對待移民,反映了那個國家的精神、眼光和心胸。」 他在解構台灣社會排外的歷史脈絡時說:首先,台灣歷經幾個正式政權,從清朝、日本到中華民國,都沒有「移民國家」的精神,設計出來的法律自然欠缺移民觀念;其二,冷戰後台灣與大陸長期軍事對立,台灣政府想的都是安全防衛,不會想到打開國門;其三,台灣民族主義者有原生傾向(nativism)甚至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有點像美國白人的心態,愛稱自己是nativist(本土主義者)」,這種態度對外來人並不友善。 專門研究民族主義的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則...

  4. 2022年8月23日 · 信傳媒.2022年8月23日 16:43. 監察院調查「3+11」始末,歷時14個月,22日終於公布調查報告。.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外界多把矛頭指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機組員檢疫時間縮短為3+11」,監察院昨22 ...

  5. 2022年10月20日 · 本土疫情最新. 本土3萬9763例 中重症204例 92死創BA.5疫情新高. 確診大降25.5% 死亡卻竄新高! 30歲女院內感染確診隔日亡. 未來每年都要打新冠疫苗? 李秉穎:感冒化就不用一直打. 孕婦幼童能否吃清冠一號 衛福部與中醫界不同調. 高端戰士赴日去美卡關 王必勝說明. 更多相關新聞. 居隔無法投票被批違憲! 王必勝:隔離政策若變動 隨時通知中選會. 11/26九合一確診不能投票 時力轟「違反比例原則」 居隔特設投票所? 難在沒不在籍投票制度. 確診11/26無法投票 薛瑞元:實務困難無政治考量. 確診者不能投票 蘇揆:為了公共利益能出門就能投票. 相關新聞影音. 很抱歉,您的所在地區無法觀看這部影片。 錯誤代碼: 100-202.

  6. 2023年12月1日 · 過去幾年發生一連串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大事。 先是美中貿易戰接著北京撕毀一國兩制的承諾打擊香港民主法治然後從武漢傳出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社會經濟再到兩年前爆發俄烏戰爭中國選擇與侵略者站在一起。 這一連串事件,使得中國成為多數民主國家設定為潛在威脅的對象。 尤其在俄烏戰爭後,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全球都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侵略台灣。 在這樣的背景下,絕大多數民主國家包括全歐盟、美、日等國,紛紛對中國採取「去風險、降低依賴」、一種預防式的戰略方針,而站在威脅最前線的台灣,確有政黨與總統候選人搬出了更親中的政策主張,相當令人詫異。 侯康日前提出的親中三政策,包括經濟上更依賴中國的ECFA、政治上只剩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社會上更易遭統戰的開放陸生就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